氢化非晶硅与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解析
1. 氢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 - Si:H TFTs)
1.1 优势与应用
氢化非晶硅(a - Si:H)推动了大面积电子行业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期的快速发展,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的背板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可扩展性 :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 - PECVD)用于沉积a - Si:H材料,沉积系统一次运行可涂覆超过10平方米的面积。同时,该方法还能沉积其他硅基材料,如a - SiN:H,它是薄膜晶体管(TFT)首选的电介质。底部栅极交错TFT结构能形成高质量的界面,使用最少三个掩膜即可制造出相关器件。
- 结构特性 :a - Si:H的非晶结构没有晶界,可在背板上实现极高的器件均匀性。
1.2 局限性
- 低迁移率 :a - Si:H中电子的迁移率比晶体硅小约三个数量级,这显著限制了器件的开关速度。
- 阈值电压变化 :当对器件的栅极施加偏压时,TFT的阈值电压会随时间变化,这是由于弱键/悬空键平衡的改变导致更多悬空键的产生,从而限制了a - Si:H TFT的应用。特别是在驱动下一代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的背板方面,a - Si:H TFT可能难以胜任。
1.3 阈值电压漂移机制
- 缺陷产生机制 :a - Si:H中弱Si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