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显示接口技术全解析
1. 引言
在很多情况下,显示单元需要与图形主机远程放置。相比于将宽并行图形总线连接到显示设备,将图形和控制数据时分复用至串行接口更为实用,因为串行接口仅需少量差分传输对。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所需的铜质布线,还降低了辐射排放和干扰(EMI),同时具备出色的抗噪能力。
2. 物理层的电气信号
如今,有多种差分信号技术可供选择。部分由行业标准委员会(如TIA、IEEE或JEDEC等组织)定义,还有一些则具有“特定供应商”的特点,拥有独特的电气特性。这些技术的开发目的各不相同,有些侧重于超高速,如CML;而有些则关注多个属性,例如LVDS兼顾了高速和低功耗操作。
差分信号技术的一个共同优点是出色的共模噪声抑制能力。差分驱动器在一个端子上广播“真实”信号,同时在“反相”输出端子上发送该信号的“负”副本。接收器在其输入端子处比较这两个信号,而不像单端信号那样参考可能有噪声的接地电平。只要传输线处理方式相同(保持靠近、电气长度一致),它们就能有效抵抗来自环境的(差分)噪声。以下是LVDS和CML两种流行差分信号技术的I/O方案对比:
| 技术 | 输出电压 | 负载电流 | 数据速率 | 功耗特点 | 辐射排放 |
| ---- | ---- | ---- | ---- | ---- | ---- |
| LVDS | 典型350mV差分输出电压,中心约为+1.25V | 3.5mA | DC至2.5Gbps | 负载电流受限、电流模式驱动限制动态功耗、亚微米CMOS工艺降低静态电流 | 低 |
| CML | - | 较高 | 取决于硅制造工艺,可超10Gbps | - |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