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瓶颈、睡眠模式与神经网络:从硬件到意识的探索
1. 瓶颈路由器
在网络中,即便单个节点有足够能力处理和传输信息包,但数据在网络传输途中,可能会遇到被多个流量源共享的链路,从而形成拥堵,阻碍信息流动。这个拥堵点通常被称为瓶颈路由器。
解决过载时出现的瓶颈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 路由传播协议 :重新规划数据传输路径,避开特定瓶颈。
- 更换路由器 :用更大容量的路由器替代当前瓶颈路由器。
然而,在复杂系统中,消除一个瓶颈往往只是将拥堵点转移到其他节点。此外,还可以利用系统地图训练路由器,测量并调整源与目的地之间的最短“跳数”距离,以防止在系统负载增加时,不同位置出现拥堵瓶颈。
有趣的是,瓶颈路由器的模型也被应用到生物系统中。有观点认为,意识本身就是一种瓶颈路由器。在意识的瓶颈处,只有一小部分生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活动能被意识获取。意识产生的点,被认为是CNS中数据/记忆转化为自我生成的内部表征的认知处理点,这成为影响意识处理的主要瓶颈。CNS的各种处理尝试克服或改变控制意识的瓶颈路由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多种意识体验的形成,包括各种梦境。
2. 流量拥塞避免
试图改变或修复系统中的软硬件瓶颈,就像追逐自己的尾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大多数减少拥塞的尝试,都是通过调整可用资源的分配,来避免资源相对需求变得稀缺的拥堵情况。在任何传输数据包的互联系统中,数据拥塞会在连接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波动,绘制数据拥塞随时间的变化图,通常会呈现出锯齿状模式。
在高拥塞时期,减少数据过载的一种方法是说服网络中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