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 19世纪初挪威地方教会:争议与发展的空间
在18世纪的欧洲,挪威作为绝对主义的奥尔登堡君主制的一部分,由较为专制的政权统治。但长期以来,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当时存在一些机构,让普通民众和地方社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生活。这种观点与斯堪的纳维亚其他国家的史学传统相关,涉及“互动”概念,即早期现代国家的臣民在与统治者对话中应被赋予历史能动性和沟通能力。
不同历史学家对这种互动的研究方法和对国家与地方社区关系的解读存在差异。有的强调请愿权是互动的途径,有的关注地方法院或“Thing”。对于这种自下而上的影响在绝对主义国家视角下的意图性,也有不同看法。如克努特·米克兰德认为统治者和臣民利益和谐,而克努特·多鲁姆则指出农民获得的影响力超出当局预期,即地方互动场所也是争议和冲突之地。
从18世纪中叶起,一些新机构在“Thing”框架外发展,指向1837年市政自治的建立。这一年建立的地方自治新体系被广泛认为使地方治理与1814年挪威宪法接轨,该宪法结束了专制统治,引入了广泛选举权的议会,此体系也被视为具有深远和激进意义。不过,许多历史学家也强调了新国家从1814年前的专制主义继承的地方治理场所与新体系之间的连续性。
本文旨在强调地方教会是这一时期地方公共领域发展的重要纽带。尽管挪威史学界对地方公共领域关注广泛,但教会在其中的作用却较少受到关注。这可能是因为挪威没有像瑞典那样的正式教区议会来产生可供历史学家研究的记录,且史学传统上常将教会相关机构孤立研究,或从神学、思想史、专制意识形态传播等单一角度看待教会。
农村地方公共领域的特征
过去50年,公共领域概念深受尤尔根·哈贝马斯1961年开创性研究的影响。然而,哈贝马斯的视角应用于早期现代斯堪的纳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