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探索与挑战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过去15年,中国同时推行了两项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两项战略造就了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07年学生人数超过2700万,同时国家顶尖大学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政府支持的一项政策是通过一系列精英化项目,为国内顶尖大学提供专项资金,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这一政策的主要推动项目包括“211工程”和“985工程”。
“211工程”始于1995年,旨在通过支持关键学科领域、改善互联网系统和提升整体院校能力来加强高等教育。该工程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96 - 2000年)是自1949年以来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规模投资。第二阶段(2001 - 2005年),中央政府拨款60亿人民币,其他部委、省级政府和高校自筹资金124亿人民币。当前阶段(2006 - 2010年),这些院校仍维持相近的支持水平。“211工程”为少数大学提供专项资金开创了先例,“985工程”进一步推进了这一精英化政策。
“985工程”旨在促进创新、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该项目支持的主要领域包括管理改革、师资发展、创建研究基地和中心、升级支持教学与研究的基础设施以及扩大国际合作。第一阶段(1999 - 2003年)为39所大学提供了总计142亿人民币的资助,第二阶段(2004 - 2008年)的支持资金达到191亿人民币。
2. 案例研究院校概况
为了分析这些政策的影响,选取了三所参与“985工程”的院校进行案例研究,分别是四川大学(SCU)、天津大学(TJU)和北京师范大学(BNU),同时还参考了北京大学(PKU)和清华大学(THU)的数据,并与三所美国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