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4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25、玩转Arduino:传感器数据上传与硬件解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Arduino上实现多传感器数据上传至Xively平台,并深入解读了ATMega数据手册和Arduino原理图。同时,还涵盖了常见电子元件的应用、I2C与SPI通信协议、网络连接(DHCP/DNS)、中断处理以及XBee模块的无线通信等内容,帮助读者全面掌握Arduino在各类电子项目中的开发技巧。

2025-07-15 09:15:18 12

原创 38、玻璃管过程的识别与鲁棒控制

本文详细探讨了玻璃管制造过程中识别与鲁棒控制技术的应用。通过使用马尔可夫参数方法、两步法等先进识别技术,获取了过程的精确模型,并基于这些模型设计了鲁棒控制器,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文章还介绍了实验设计、数据预处理、控制器实现与优化等关键步骤,并展示了实际案例中转换时间减少、产品质量提升和能源节省等方面的显著成果。

2025-07-14 11:41:09 33

原创 37、玻璃管制造过程的识别与控制结果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现代系统识别技术对玻璃管制造过程进行建模,并基于识别结果设计高效的控制系统。文章涵盖了高阶模型估计、模型简化与验证、反馈与前馈控制器设计、系统稳定性与性能测试等内容,展示了该控制系统在转换时间缩短、产品质量提升和能源节省方面的显著成果。同时探讨了其鲁棒性、解耦效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工业控制领域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07-14 11:41:01 35

原创 36、玻璃管制造过程的识别与控制

本文探讨了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特别是内部模型控制(IMC)结构在玻璃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使用马尔可夫参数方法和两步法进行过程识别,并设计最优输入信号以提高模型精度,结合反馈与前馈控制策略,显著提升了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IMC控制方法不仅大幅减少了转换时间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偏差,还实现了显著的能源节省。关键词包括:玻璃管制造、过程识别、内部模型控制、前馈控制等。

2025-07-14 11:40:55 31

原创 35、模拟研究:连续时间模型估计的有效性验证

本研究围绕连续时间模型估计的有效性验证展开,通过模拟研究比较了间接方法和直接方法在参数估计中的表现。研究采用Sagara和Zhao(1990)提出的传递函数生成输入/输出数据,并基于Box-Jenkins模型结构进行离散时间模型估计,再通过频率响应关系转换为连续时间模型。结果显示,间接方法在估计精度上与直接方法相当,但计算成本更低。此外,研究还验证了输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优化输入信号的频谱,显著提高了特定参数(如a2)的估计精度。研究结果为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探讨了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

2025-07-14 11:40:47 29

原创 24、让Arduino联网:控制与数据传输全攻略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让Arduino联网,包括通过本地网络和远程控制Arduino设备,以及如何将传感器数据上传到Xively平台进行实时显示。文章还提供了端口转发、动态DNS设置等高级技术步骤,并总结了关键操作要点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帮助读者快速掌握Arduino的网络通信应用。

2025-07-14 11:20:03 8

原创 33、连续时间模型的估计与应用

本文详细探讨了在工业过程故障诊断中连续时间模型的估计方法,重点介绍了间接方法和直接方法的对比、输入设计技术及其模拟验证。文章分析了不同方法的计算复杂度、抗干扰能力和参数估计准确性,并提出了基于频率响应关系的连续时间模型估计步骤。通过模拟研究验证了间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输入设计技术对提高参数估计准确性的显著作用。此外,还深入讨论了滤波器的选择优化和实际应用场景,展示了该技术在故障检测与隔离中的潜力。

2025-07-13 16:40:59 4

原创 23、让Arduino连接互联网:从基础到实践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让Arduino通过以太网扩展板连接互联网,并实现从网页对其I/O引脚进行远程控制。内容涵盖了网络基础知识、硬件搭建、HTML页面设计以及完整的Arduino代码解析,同时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未来拓展方向,适合初学者及进阶开发者参考实践。

2025-07-13 11:47:36 7

原创 22、基于Arduino的SD卡数据记录与网络连接

本博客详细介绍了基于Arduino的数据记录和网络连接功能。内容涵盖使用RTC第三方库进行实时时钟通信,结合SD卡模块实现数据存储,并扩展至构建入口记录器和环境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同时深入探讨了Arduino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包括本地网络通信及穿越路由器访问的方法。通过代码示例和硬件配置步骤,读者可以掌握如何开发具有数据记录和联网功能的智能设备。最后提供了数据分析方法和优化建议,帮助用户进一步提升项目性能。

2025-07-12 10:43:16 9

原创 21、基于Arduino的SD卡数据记录全攻略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Arduino与SD卡进行数据记录和读取操作,并结合实时时钟为数据添加精确时间戳。同时探讨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高级应用场景,如传感器数据记录和远程数据传输。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掌握基于Arduino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2025-07-11 13:31:48 5

原创 31、四效蒸发器的识别与控制

本文详细介绍了四效蒸发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复杂的动态行为和控制需求。为了优化控制性能,采用两步法结合预测误差方法进行模型识别,并通过仿真和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章还探讨了模型简化、鲁棒性测试以及反馈与前馈控制相结合的设计策略,实现了显著的质量提升、节能效果和生产效率改进。未来研究将集中在模型和控制策略的进一步优化,以应对更复杂的工业过程挑战。

2025-07-11 11:48:00 27

原创 20、深入探索Arduino中断与SD卡数据记录

本文详细探讨了Arduino开发中的中断功能和SD卡数据记录应用。首先介绍了硬件中断的使用,包括测试电路搭建与代码实现,并结合RGB LED和按钮演示其功能。接着讲解了定时器中断的原理与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TimerOne库实现定时操作。随后,通过构建一个中断驱动的声音机器,加深了对中断的理解。最后,文章重点阐述了使用SD卡进行数据记录的方法,包括CSV文件格式、SD卡准备步骤以及完整的数据记录系统实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Arduino中断与数据存储的实践指南。

2025-07-10 16:50:34 4

原创 30、玻璃管制造过程的识别与鲁棒控制

本文介绍了在玻璃管制造过程中使用两步法进行过程识别和鲁棒控制设计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识别方法的性能,展示了两步法在提高模型精度和工业应用中的优势。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讨论了从高阶模型估计到模型简化、验证以及鲁棒控制器的设计与测试,并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生产灵活性、产品质量和能源效率,同时确保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2025-07-10 16:40:15 27

原创 19、无线通信与硬件中断技术全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无线通信的基础搭建与硬件中断技术的应用。通过Arduino Uno和Leonardo板的示例代码,介绍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软件实现方法,并深入探讨了硬件中断的工作原理及其相较于轮询方式的优势。此外,文章还讲解了如何通过上拉电阻、RC电路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来实现按钮的硬件消抖,以提高系统响应的可靠性。最后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与调试建议,以及对未来物联网应用中相关技术发展的展望。

2025-07-09 16:01:43 2

原创 18、基于XBee无线电的无线通信指南

本博客详细介绍了基于XBee无线电的无线通信实现方法,包括XBee模块在Linux和Mac系统下的配置步骤、与计算机及Arduino之间的串口通信测试、远程Arduino的供电方案以及构建无线门铃系统的完整实践。通过具体示例代码和硬件连接说明,帮助读者掌握从基础配置到复杂应用的开发流程,并提供扩展建议以支持更多实际应用场景。

2025-07-08 16:19:55 4

原创 28、工业过程识别与控制:案例研究

本文通过玻璃管制造过程和四效蒸发器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先进的工业过程识别与控制方法。重点介绍了两步法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模型估计、简化和验证中的优越性能。此外,还分析了优化输入设计、闭环互质因子识别以及连续时间模型估计在故障诊断和鲁棒控制中的重要意义。这些方法有效提升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精度、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2025-07-08 14:39:48 25

原创 17、探索Arduino:液晶显示与无线通信

本博客介绍了基于Arduino的液晶显示项目与XBee无线通信模块的应用。通过液晶显示项目,用户可以实现恒温器功能,并提供多种扩展建议,如风扇控制、LED警报和背光调节等。在无线通信部分,详细讲解了XBee模块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以及如何使用Arduino进行数据收发。此外,还涵盖了XBee在智能家居、工业监测和农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2025-07-07 14:47:41 4

原创 27、玻璃管制造过程的识别与鲁棒控制

本文探讨了玻璃管制造过程的识别与鲁棒控制策略,针对其多输入多输出(MIMO)特性以及复杂动态行为和显著时间延迟的问题,采用了两步法建立紧凑且准确的过程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并结合内部模型控制(IMC)结构和前馈控制方法,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新控制系统显著减少了转换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并克服了传感器限制问题,为现代工业控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5-07-07 09:30:11 29

原创 26、玻璃管制造过程的识别与优化

本文探讨了玻璃管制造过程的识别与优化方法,重点介绍了如何使用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实验和马尔可夫参数方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型降阶和验证,成功构建了一个8阶状态空间模型,并显著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此外,文章还展示了模型在反馈控制、前馈补偿和鲁棒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实际生产中带来的显著改进。

2025-07-06 16:38:04 28

原创 16、液晶显示器接口编程指南

本文是一篇关于液晶显示器接口编程的指南,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Arduino和LiquidCrystal库与液晶显示器进行交互。内容涵盖基础文本显示、自定义字符创建、动画实现,并通过一个实用项目——个人thermostat展示了如何结合温度传感器、风扇和扬声器实现完整的功能。文章还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功能拓展建议,适合电子爱好者和开发者参考学习。

2025-07-06 09:51:00 7

原创 15、探索Arduino:SPI总线与LCD显示屏的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使用Arduino平台实现SPI总线通信与LCD显示屏应用的方法。通过具体项目实例,包括利用SPI总线控制LED亮度、创建带有声音效果的视听显示系统以及连接和编程液晶显示屏,展示了Arduino在嵌入式开发中的灵活性和强大功能。此外,还介绍了如何构建一个基于LCD的简单恒温器,结合温度传感器和风扇进行温度监测与控制。这些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从基础硬件连接到高级软件编程的全面指导,适合希望扩展Arduino应用技能的爱好者和工程师。

2025-07-05 15:25:40 5

原创 25、预测误差方法:获得白残差以改进过程模型

本文介绍了预测误差方法(Prediction Error Method, PEM)在工业过程识别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使得预测误差最小化,从而获得更准确的过程模型。文章详细阐述了广义最小二乘法、损失函数的构建、渐近特性、模型验证方法以及频率域特性和优化策略。同时,通过玻璃管过程和四效蒸发器的实际案例对比分析,展示了预测误差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如最小二乘法和ARMAX模型)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还探讨了预测误差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应对策略,为复杂工业过程建模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2025-07-05 11:44:48 8

原创 14、探索Arduino:I2C与SPI通信的应用实践

本博客详细介绍了在Arduino平台上使用I2C和SPI两种通信协议的应用实践。通过构建温度监测系统,展示了如何利用I2C通信读取传感器数据并结合移位寄存器控制LED显示,同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可视化处理。此外,还深入解析了SPI总线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数字电位器控制LED亮度和扬声器音量中的应用。内容涵盖硬件搭建、Arduino程序编写以及Processing可视化界面设计,适合对嵌入式开发和物联网应用感兴趣的开发者学习参考。

2025-07-04 12:42:29 7

原创 24、使用相关技术-工具变量(IV)方法在系统识别中的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工具变量(IV)方法在系统识别中的应用。针对最小二乘法在处理闭环数据时可能产生的偏差问题,工具变量方法通过引入与输入相关但与方程扰动不相关的信号向量来改进参数估计,从而提供一致且鲁棒性更强的结果。文章涵盖工具变量的基本原理、推导、选择策略、优化方法、查询解析以及实际工业应用案例,并对工具变量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2025-07-04 11:03:05 7

原创 23、输出误差方法在系统识别中的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输出误差方法在系统识别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理论分析以及与Steiglitz-McBride方法的对比。输出误差方法通过最小化模型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来估计参数,在开环条件下具有一致性,并能更好地适应控制与仿真需求。文章还讨论了该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优化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复杂工业过程中的有效性。

2025-07-03 14:27:18 4

原创 13、深入探索Arduino:从移位寄存器到I2C总线的实践指南

本博客深入探讨了Arduino开发中的两个重要主题:移位寄存器和I2C总线通信。通过具体的实践示例,包括使用移位寄存器实现LED灯光动画和构建响应式LED柱状图,以及通过I2C总线与温度传感器通信,读者可以掌握从基础的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到复杂的硬件交互技术。博客还详细解析了I2C协议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要求及编程实现,并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为电子项目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2025-07-03 14:23:40 5

原创 12、探索 Arduino:从灯光锁机到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 Arduino 的几个有趣应用,包括灯光控制电脑锁机、模拟鼠标功能和移位寄存器的使用。通过这些应用,我们可以看到 Arduino 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并提供了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扩展应用与创意,帮助读者在项目开发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2025-07-02 15:00:25 5

原创 22、通过预滤波修改频率加权:提升最小二乘法在频率域中的性能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预滤波修改频率加权,以提升最小二乘法在频率域中的性能。重点介绍了频率加权的重要性、预滤波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式,并详细讲解了Steiglitz-McBride方法的迭代过程及其优势。同时,文章还涉及工具变量方法和预测误差方法,用于优化模型精度。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工业应用中的显著效果,特别是在玻璃管制造过程建模中的成功应用。

2025-07-02 14:23:00 2

原创 21、数据预处理:确保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详细探讨了数据预处理在模型估计中的重要性,介绍了高频干扰、尖峰和异常值、漂移和偏移等常见数据缺陷的处理方法。内容涵盖了数据检查、处理技术(如峰值削减、趋势校正、偏移和缩放校正、延迟校正、滤波等)、数据验证以及实际工业应用案例。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提升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业过程控制和仿真提供坚实基础。

2025-07-01 15:06:43 4

原创 11、探索Arduino与Processing的交互及Leonardo的特殊功能

本博客深入介绍了如何使用Arduino与Processing进行交互,并探索了Arduino Leonardo的特殊功能。内容涵盖从安装Processing、硬件连接到编写和运行代码的完整流程,包括通过Arduino控制Processing草图、使用Processing设置ArduinoRGB颜色以及利用Leonardo模拟键盘输入数据等实际项目。此外,还详细解析了相关代码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实现创意项目开发。

2025-07-01 11:15:55 3

原创 20、模型估计实验:从数据中挖掘过程的真相

本文详细探讨了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模型估计实验,涵盖了实验设计、输入信号选择、持续激励条件以及数据预处理等多个关键环节。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实用步骤,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挖掘过程的真相,从而提高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5-06-30 14:50:33 28

原创 9、探索Arduino:声音制作与串口通信

本博客介绍了使用Arduino进行声音制作和串口通信的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内容涵盖扬声器连接、数组的使用、音符与持续时间数组的创建、播放程序的编写,以及tone函数的局限性;同时详细讲解了五声音阶微型钢琴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在串口通信部分,解析了串口与USB的区别、不同Arduino开发板的串口实现方式,并通过数据传输示例与其他设备通信的实践加深理解。最后总结了Arduino在智能家居、机器人控制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2025-06-29 13:53:03 7

原创 19、选择输入/输出和初步实验

本文介绍了在工业过程识别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输入和输出变量,并通过一系列初步实验(如自由运行实验、阶梯实验和白噪声实验)收集动态过程信息。文章还详细讨论了实验设计、测试信号选择及数据预处理方法,以支持后续的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探讨了优化实验设计以提高模型精度的关键因素。

2025-06-29 13:46:17 7

原创 75、岩盐与无水石膏的界面选择

本文探讨了岩盐与无水石膏的界面特性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选择依据。文章分析了两种材料的基本特性,包括耐久性、抗压强度、粘结性和防火性能,并从粘结强度、摩擦系数和界面刚度等方面进行了界面特性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文章展示了优化处理对界面特性的提升效果,并通过矿山工程、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等实际案例说明了其应用场景。最后总结了岩盐与无水石膏界面优化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推广价值。

2025-06-29 09:37:58 12

原创 18、线性过程与干扰

本文深入探讨了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中线性过程与干扰的建模方法及其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内容涵盖线性过程的数学描述、干扰的分类与建模方式、频域和时域分析方法,以及卡尔曼滤波器、状态估计器等先进的干扰估计技术。同时讨论了干扰对模型拟合、控制设计、模型验证、系统辨识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实际应用中的干扰处理策略,旨在提高模型准确性和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与可靠性。

2025-06-28 12:25:45 15

原创 74、材料的力学与断裂特性

本博客详细探讨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断裂特性,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断裂韧性等关键参数。同时深入分析了断裂机理、裂纹扩展模式及影响断裂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复合材料和岩石材料在力学与断裂方面的特性。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为结构件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5-06-28 10:49:51 19

原创 8、电子项目中的电机控制、距离传感与声音制作

本博客详细介绍了电子项目中涉及的舵机控制、扫描式距离传感器构建以及声音制作的相关知识。内容涵盖舵机的电流特性及其Arduino编程控制方法,基于红外传感器和舵机的扫描式距离检测系统搭建,以及利用Arduino生成声音并制作简单音乐的方法。此外,还提供了代码示例与硬件连接步骤,并对项目的拓展方向进行了探讨,适合电子爱好者和开发者参考学习。

2025-06-28 09:57:37 4

原创 17、信号模型的基础与应用

本文详细探讨了信号模型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工业控制和系统识别中的应用。内容涵盖了信号模型的定义、时间域与频域描述方法,以及如何在概率框架下处理随机信号。重点介绍了周期图、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等关键概念,并结合线性过程与干扰建模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文章讨论了信号模型在系统识别、仿真、故障诊断、控制策略优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案例分析和技术解析,为读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技术指导。

2025-06-27 16:55:48 5

原创 73、数值离散化方法在多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数值离散化方法在多物理问题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有限元法(FEM)、离散元法(DEM)和无网格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这些方法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岩石力学和复合材料中的裂纹扩展及电极化现象的模拟过程。文章还讨论了优化策略和面临的挑战,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2025-06-27 12:13:26 14

原创 7、电机控制技术全解析:从直流电机到舵机

本文详细解析了电子制作和机器人开发中的核心电机控制技术,包括使用PWM控制直流电机速度、通过H桥实现直流电机方向控制,以及舵机的精确角度定位方法。结合Arduino编程示例和硬件连接说明,帮助读者掌握基础实践技能,并提供了双电机驱动机器人和舵机控制机械臂的应用拓展方案。

2025-06-27 10:52:39 4

多物理问题的计算方法与应用

本书汇集了多物理问题的最新计算方法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涵盖了水力压裂、压电效应、挠曲电效应、能量采集器、能量存储系统及电池等关键应用。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计算建模支持材料、系统和设备的设计,以补充实验测试,揭示难以通过实验检测或测量的物理现象。此外,计算建模有助于更系统地虚拟设计材料或组件,从而节省成本和时间。特别收录了由Timon Rabczuk编辑的文章,这些文章展示了多物理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如三维周体动力学模型预测锂化过程中的裂缝演化、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的热导率研究等。

2025-06-29

TensorFlow深度学习实战指南

本书《TensorFlow深度学习》第二版,旨在帮助读者探索神经网络并使用Python构建智能系统。书中涵盖了深度学习的基础概念、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对比、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等内容。读者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掌握TensorFlow的应用技巧。本书适合希望深入了解深度学习领域的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及学生。书中通过详细的章节解析,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自动编码器等,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此外,还探讨了异构和分布式计算、高级TensorFlow编程等进阶主题。

2025-06-22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