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初探
雷达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e, 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对目标进行探测和定位的电子设备。实现距离测量、运动参数测量、搜索和发现目标、目标定位、目标特性参数分析等功能。
分类
电磁波按照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伽马射线的电磁辐射。工作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雷达称为激光雷达(Laser Radar)。
毫米波
毫米波实质上就是电磁波,频率为30-300GHz(波长1-10mm)。毫米波雷达就是指工作频段在毫米波频段的雷达,测距原理跟一般雷达一样,也就是把无线电波(雷达波)发出去,然后接收回波,根据收发之间的时间差测得目标的位置数据。毫米波雷达就是这个无线电波的频率是毫米波频段。
优点:
探测性能稳定、作用距离较长、环境适用性好等特点。与超声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摄像头等光学传感器相比,毫米波雷达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
主流: 24GHz和77GHz
- 24GHz:能够实现的ADAS功能有盲点检测、变道辅助等,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常用于感知车辆近处的障碍物,为换道决策提供感知信息。因为侦测距离不够远,因此大部分用来做盲区、障碍物的侦测
- 性能良好,最大检测距离可以达到160米以上,因此常被安装在前保险杠上,正对汽车的行驶方向。长距离雷达能够用于实现紧急制动、高速公路跟车等ADAS功能,同时也能满足自动驾驶领域,对障碍物距离、速度和角度的测量需求。
国际规则:
2005-2013年,欧盟将24GHz、79GHz作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