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文带你了解自动驾驶重要传感器——激光雷达

本文详细介绍了激光雷达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工作原理,包括脉冲测距法、相位测距法、激光三角测距法和连续波频率调制法。针对车载激光雷达,探讨了机械式、混合式和固态式三种发射技术,以及APD、SPAD和SiPM等接收技术。此外,还列举了国内外主流激光雷达企业的代表产品和技术趋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篇是本人基本汇集全网信息,按照自己逻辑顺序写的。算是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基础,文中有错还请指出。
如果此篇帮助到你,点个赞再走吧

激光雷达背景

1.1. 概念与特点

激光雷达是利用激光作为信号波的一种探测装置。LiDAR(光探测和测距,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激光雷达的简称,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 系统(INS)于一身。与普通雷达类似,激光雷达通过探测被物体弹回的信号波实现测量,不同的是其利用激光作为信号波。
激光雷达具有以下特点:
1) 分辨率高:极高的角分辨率、极高的距离分辨率、速度分辨率高。分辨率高,是激光雷达的最显著的优点,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基础这个特点。
2) 低空探测性好: 由于是采用回波分析的原理,只有照射到的目标才会发生反射,不需要考虑地物回波等因素的影响,这比一般的微波雷达强了许多,基本上可以实现零高度工作。
3) 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较强:由于激光具备直线性好,方向性好的优良特点,光束很窄,干扰信号进入接收器的概率极低,能够适应各种苛刻的使用环境。

1.2. 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1:激光雷达分类

1.3. 激光雷达系统结构

自动驾驶车辆激光雷达系统工作原理:激光发射电路在主控模块的作用下向目标物发射激光。当激光打在目标物上时,目标物将激光反射回激光接收电路,然后由主控模块对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大量无拓扑结构离散的空间坐标点,即点云,通过计算机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可以使车辆准确感知到当前路面状况并使得车辆及时做出相应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2:辆激光雷达系统结构框图

(1)发射模块
发射端主要是激光器。 NdYAG 固体激光器、CO2 气体激光器和 GaAlAs 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等最具有代表性。
(2)接收模块
接收端又叫光电探测器,利用光电效应,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3)扫描模块
扫描式激光雷达会用到光学扫描器,混合式激光雷达以MEMS振镜为扫描器,相控阵激光雷达以相控阵器件为扫描器。相控阵雷达的扫描器最难实现,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改变各个单元的相位,通过电光效应、电吸收效应、自由散流效应、液晶等等,目前还没有既成本低又效果好的解决方案。

1.4. 激光雷达关键技术指标

(1)激光的波长
与可见激光比,波长更长的近红外激光的穿透性更好,且不容易受太阳光影响,因此更多的应用在远距离激光雷达中。目前市场上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最常用的波长是905nm和1550 nm。
在相同人眼安全等级的功率下,905 nm激光雷达很难在200 m以外的高速公路上看到高度为10 cm左右的物体,但是1550 nm激光雷达却可以将检测距离提高到300 m以上。此外,1550 nm配合调频连续波(FMCW)的技术,不仅可以检测距离,同时可以利用多普勒频移来测量物体的速度。大气穿透能力强,人眼安全性高是1550 nm激光光源的显著特点,但是相较于905 nm激光雷达,1550 nm激光雷达在光源及探测器成本、体积以及供应链成熟度上还有明显的不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3:电磁波谱图

(2)探测距离
激光雷达的测距与目标的反射率相关。目标的反射率越高则测量的距离越远,目标的反射率越低则测量的距离越近。反射率就是射到目标物的激光能够被反射回来的比率。目标反射率越高,雷达能够检测到的有效回波就越多,所以能测量的距离越远。因此在查看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时要知道该测量距离是目标反射率为多少时的探测距离
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载LiDAR的探测距离至少应该在100m以上,好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50m~200m。
(3)测量精度
一般以厘米计,精度是衡量激光雷达采集数据重复性的指标。高精度意味着对同一目标的重复测量将非常接近平均值,低精度意味着在均值附近的离散值较大。按无人驾驶的定位精度要求,车载LiDAR的测距精度至少应达到10cm以内,好的情况下能达到2~5cm。
(4)视野FOV
FOV指的是能够环视的最大范围。旋转型头部可发射多束激光,能够获得宽阔的视野角度。相比而言,固体电路型的光束转向有限,一般视野角度狭小
因为不像机械式LiDAR那样多线束360度旋转,固态LiDAR的视野范围通常比机械式要小。水平视场角通常在100°120°,需要34个固态LiDAR拼接才能覆盖360°;垂直视场角通常在十几度到二十几度,也有才几度的,相比混合固态通常在30°左右,还有改进空间。
(5)角分辨率
角分辨率是指打出去两个激光点之间的距离,它决定了激光雷达三维建模的稀疏程度。一个是垂直分辨率,另一个是水平分辨率。水平方向做到高分辨率难度较低,因为水平方向上是由电机带动的,所以水平分辨率可以做得很高。一般可以做到0.01度级别。激光脉冲是固定频率的,所以水平方向的分辨率只和雷达旋转速度有关,只要速度足够慢,分辨率就可以很高。但是扫描速度慢也会影响信息采集的速率
垂直分辨率是指上下两个线束形成的激光点的夹角。线束在垂直方向上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中间密集,上下稀疏,如图1-4所示。这也很好理解,因为中间更有可能探测到行人或者是障碍物。垂直分辨率是与发射器几何大小相关,也与其排布有关系,就是相邻两个发射器间隔做得越小,垂直分辨率也就会越小。垂直分辨率为0.1~1度的级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4:垂直分辨率

(6)扫描频率
即激光雷达内部电机旋转转速,如,10Hz即一秒转10圈。无人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需快速扫描更新数据以应对突发情况,扫描频率通常在10~30Hz。
(7)数据频率
也叫周期采集点数,如一个64线的激光雷达,水平FOV是120°,水平分辨率在10Hz的扫描频率下是0.2°。激光一次打出64个点,扫描一次120°能打出64x120/0.2=38400,1秒扫描10次,一共有384000pts/s。出点数越多,扫描效果越好。激光雷达作为高精度传感器,采集数据的频率在100万点/秒左右。
(8࿰

前言: 说起来,该3D激光扫描测距仪(3D激光雷达)就核心设计原理来而言,应该在激光键盘(https://www.cirmall.com/circuit/2978/detail?3)设计项目之后。现在给大伙讲讲3D扫描测距仪的相关原理和制作细节。请耐心读完,方可吸收其中的精华。 在开始介绍原理前,先给出一些扫描得到的3D模型以及演示视频,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 扫描得到的房间一角: 扫描的我 扫描仪实物 激光三角测距原理这里统一列出他们的参数: 摄像头:VGA画质的USB摄像头,30fps (市面普遍可以购买的型号)。非广角 激光器:50mW 红外一线激光 808nm 滤光片:10mm直径红外低通滤光片 舵机:HS-322hd 43g标准舵机 本结构简单介绍了激光雷达产品的现状 : 线状激光进行截面测距原理 3D激光扫描仪的制作考虑 参考献 简介-激光扫描仪/雷达: 这里所说的激光扫描测距仪的实质就是3D激光雷达。如上面视频中展现的那样,扫描仪可以获取各转角情况下目标物体扫描截面到扫描仪的距离,由于这类数据在可视化后看起来像是由很多小点组成的云团,因此常被称之为:点云(Point Clould)。在获得扫描的点云后,可以在计算机中重现扫描物体/场景的三维信息。 这类设备往往用于如下几个方面: 机器人定位导航 目前机器人的SLAM算法中最理想的设备仍旧是激光雷达(虽然目前可以使用kinect,但他无法再室外使用且精度相对较低)。机器人通过激光扫描得到的所处环境的2D/3D点云,从而可以进行诸如SLAM等定位算法。确定自身在环境当中的位置以及同时创建出所处环境的地图。这也是我制作他的主要目 的之一。 零部件和物体的3D模型重建 地图测绘 现状: 目前市面上单点的激光测距仪已经比较常见,并且价格也相对低廉。但是它只能测量目标上特定点的距离。当然,如果将这类测距仪安装在一个旋转平台上,旋转扫描一周,就变成了2D激光雷达 (LIDAR)。相比激光测距仪,市面上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就要高许多: Hokuyo 2D激光雷达截图: 上图为Hokuyo这家公司生产的2D激光雷达产品,这类产品的售价都是上元的水平。其昂贵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往往采用了高速的光学振镜进行大角度范围(180-270)的激光扫描,并且测距使用了计算发射/反射激光束相位差的手段进行。当然他们的性能也是很强的,一般扫描的频率都在10Hz以上,精度也在几个毫米的级别。 2D激光雷达使用单束点状激光进行扫描,因此只能采集一个截面的距离信息。如果要测量3D的数据 ,就需要使用如下2种方式进行扩充: 采用线状激光器 使用一个2D激光雷达扫描,同时在另一个轴进行旋转。从而扫描出3D信息。 说明: 第一种方式是改变激光器的输出模式,由原先的一个点变成一条线型光。扫描仪通过测量这束线型光在待测目标物体上的反射从而一次性获得一个扫描截面的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扫描速度可以很快 ,精度也比较高。但缺点是由于激光变成了一条线段,其亮度(强度)将随着距离大幅衰减,因此测距范围很有限。对于近距离(<10m)的测距扫描而言,这种方式还是很有效并且极具性价比的,本介绍的激光雷达也使用这种方式, 对于第二种方式,优点是可以很容易用2D激光雷达进行改造,相对第一种做法来说,他在相同的激光器输出功率下扫描距离更远。当然,由于需要控制额外自由度的转轴,其误差可能较大,同时扫描速度也略低。 这类激光雷达产品目前在各类实验室、工业应用场景中出现的比较多,但对于个人爱好着或者家用 设备中,他们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当然,目前也有了一个替代方案,那就是kinect,不过他的成像 分辨率和测距精度相比激光雷达而言低了不少,同时无法在室外使用。 低成本的方案 造成激光雷达设备高成本的因素为 使用测量激光相位差/传播时间差测距 高速振镜的高成本 矫正算法和矫正人工成本 对于个人DIY而言,第三个因素可以排除,所谓知识就是力量这里就能体现了:-) 对于前2个因素,如果要实现完全一样的精度和性能,那恐怕成本是无法降低的。但是,如果我们对精度、性能要求稍 微降低,那么成本将可以大幅的下降。 首先要明确的是投入的物料成本与能达成的性能之间并非线型比例的关系,当对性能要求下降到一 定水平后,成本将大幅下降。对于第一个因素,可以使用本将介绍的三角测距方式来进行。而对于 扫锚用振镜,则可以使用普通的电机机构驱动激光器来替代。 本介绍的低成本3D激光扫描仪实现了如下的成本/性能: 成本:~¥150 测量范围:最远6m 测量精度:(测量距离与实际距离的误差)最远6m出最大80mm误差,近距离(<1m),误差水平在 5mm以内 扫描范围:180度 扫描速度:30 samples/sec (比如以1度角度增量扫描180度,耗时6秒) 对于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