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据通信技术解析
1. IEEE 802.11 的认证与加密
IEEE 802.11 规范提供了用户/站点认证和加密功能,旨在保护局域网用户/站点的真实性以及无线电链路中数据的隐私性。其认证方法基于共享密钥机制,认证密钥在认证机构和用户/终端之间共享,这与当前蜂窝系统中使用的认证机制类似。而隐私(加密)功能则采用了有线等效保密(WEP)算法,该算法基于 RSA 数据安全公司的 RC4 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算法。
2. 高性能欧洲无线电局域网(HIPERLAN)
2.1 目标与参数
HIPERLAN 的初始目标是提供与以太网等有线局域网相当的性能(吞吐量、安全性),并为视频和图像等同步服务提供支持。此外,还要求具备无缝漫游、超过 50 米的覆盖范围以及低功耗等特性。它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仅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又分为信道访问控制(CA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其主要系统参数如下表所示:
| 系统参数 | HIPERLAN 值 |
| — | — |
| 传输频段 | 5.150 - 5.300 GHz(CEPT 还确定了 17.1 - 17.2 GHz 频段用于潜在的 WLAN 应用,但 HIPERLAN 不独占 5 和 17 GHz 频段) |
| 信道数量 | 5 |
| 信道带宽 | 23.5294 MHz |
| 移动性限制 | < 5 km/h |
| 调制方式 - 高比特率(HBR) | GMSK |
| 调制方式 - 低比特率(LBR) | FSK |
| 数据速率(HBR 传输) | 23.529
主流移动数据通信技术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