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滤波器二阶节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1. 增益与灵敏度相关公式
在滤波器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公式用于描述增益和灵敏度。首先是增益公式:
- (G = 2(a - 1 - 2a^2Q^2)/RC)
- (K = 1 + 2a^2Q^2/(1 - a))
Q 因子的增益 - 灵敏度乘积为:
(GS_Q^{A_0} = \frac{(1 - a + 2a^2Q^2)^2}{2a^3Q^2})
当选择 (aQ > 3) 时,(GS_Q^{A_0} = 2aQ^2)。若 (a < 1),该部分对运算放大器带宽的依赖性降低,但对无源元件的灵敏度增加。
2. 互补节
互补节是滤波器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结构。考虑两个网络 N 相同,但端子 2 和 3 互换,运算放大器的输入也互换的情况。若 (R_2 = kR_1) 且 (R_3 = kR_4)((k > 0)),则这两个节具有相同的极点和元件灵敏度。
例如,PF1 BP 节及其对应的互补节就体现了这种特性。
3. 基于跨导器的节
3.1 跨导器 - C 滤波器概述
跨导器 - C 滤波器(gm - C 滤波器)是一种适用于高频滤波的技术。对于高于 100 MHz 的通带边缘滤波,双极晶体管更受青睐,因为它们具有更高的跨导 (g_m)、更低的噪声、更小的直流偏移和更低的功耗。而对于高达 100 MHz 的信号滤波,MOS 晶体管也可使用,这种滤波器在硬盘驱动器中有重要应用。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跨导器的数量,因为功耗、噪声和芯片面积与跨导器的数量成正比。
有源滤波器二阶节设计与分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