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货币:区块链重塑金融未来
货币的历史纷争与区块链的曙光
地球宛如宇宙的一个缩影,在货币的领域,我们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冲突。当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开启探索欧洲国家的“第一前沿”之旅时,这是不同文明间前所未有的相遇,就如同人类与瓦肯人的首次接触。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货币形式,无论是以物易物的体系,还是其他形式。
在历史记载中,1524 年,来自佛罗伦萨的航海家乔瓦尼·达·韦拉扎诺写道,纳拉甘西特湾的原住民珍视“铃铛、天蓝色水晶以及其他可挂在耳朵和脖子上的小物件”。而在弗吉尼亚,约翰·史密斯船长注意到,原住民“普遍热衷于铜、珠子之类的东西”。史密斯用一两磅蓝色珠子,就换到了 200 到 300 蒲式耳的玉米,还和交易伙伴成了好朋友。
有人会质疑,美洲原住民是否被占了便宜?但如果他们把这些小饰品带回家,因带回了前所未见的酷炫闪亮物件而受到喜爱和赞赏,那么这些交易或许是值得的。正如斯蒂芬·唐纳利在《马萨诸塞历史杂志》中解释的,“对于美洲原住民来说,珠子作为交换媒介,其内在价值不亚于黄金对于殖民者的价值,因此用多余的皮毛交换珠子似乎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在 14 至 17 世纪美国和加拿大毛皮贸易的鼎盛时期,海狸皮可被视为一种交换媒介。哈德逊湾公司还制定了一个官方标准——“制成的海狸皮”,这本质上是一种货币单位。尽管从未铸造过硬币,但这个标准成为了衡量商品(如水壶、毯子、珠子和蕾丝)和毛皮(如狐狸、貂、猞猁和狼皮)的通用记账单位。
然而,受毛皮商人的鼓动,美洲原住民忽视了自身的本能,大肆捕杀维持他们生计的海狸、狐狸、水牛和其他动物。最终,所有人都破坏了自己的贸易,这体现了唐纳利所说的“在可再生资源领域中,不受监管的市场资本主义的愚蠢行为”。这使得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