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地面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卫星窃听分析与性能评估
1. 正保密容量概率(PPSC)与主要结论
正保密容量概率(PPSC)的研究显示,在不同的平均信噪比(γD)和窃听者平均信噪比(γE)条件下,通信的保密性能有所不同。例如,当γE分别为5 dB和10 dB时,从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到高空平台站(HAPS)以及从HAPS到无人机(UAV)的通信,PPSC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主要结论如下:
- 主接收器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会直接影响下行链路通信中的大气湍流。
- 增大天顶角或风速水平会增加大气湍流,从而降低整体保密性能。
- 合法接收器采用更大的孔径尺寸有助于减少大气湍流的影响,提高信息的安全性,使主信道优于窃听者信道,减少泄漏到窃听者的波束。
2. 卫星窃听系统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的窃听攻击场景,涉及LEO卫星S、HAPS节点H和窃听航天器E。存在两种通信情况:
- S到H的下行链路通信 :E位于S的光波束收敛区域内,能够窃听传输的波束。
- H到S的上行链路通信 :E试图获取H的信息。
由于HAPS节点的准静止位置,S和H之间的通信在跟踪、精度和多普勒频移方面是可以容忍的。在这两种情况下,E只能捕获一小部分传输信号re,而预期接收器收集较大部分rb,且re + rb ≤1。rb和re取决于每个设备的孔径尺寸和波束发散角。通过卫星、HAPS和窃听者航天器的位置可以提取代表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物理模型。
以下是卫星窃听模型的mermaid流程图:
graph LR
classDef startend fill:#F5EBFF,stroke:#BE8FED,stroke-width:2px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classDef decision fill:#FFF6CC,stroke:#FFBC52,stroke-width:2px
A([开始]):::startend --> B(LEO卫星S通信):::process
B --> C{S通信方向}:::decision
C -->|下行链路| D(S到H通信):::process
C -->|上行链路| E(H到S通信):::process
D --> F(窃听者E窃听):::process
E --> F
F --> G(预期接收器接收):::process
G --> H([结束]):::startend
3. 保密性能分析
- 瞬时信噪比 :
- H处的瞬时信噪比为γH = rbPS / N0 * I²H = γH I²H ,其中γH = rbPS / N0定义了H处的平均信噪比,且E[I²H ] = 1。
- S和E处的瞬时信噪比可类似表示,γS = rbPH / N0 * I²S = γSI²S ,γE = rePj / N0 * I²E = γEI²E ,且E[I²E] = E[I²S] = 1。
- FSO信道的概率密度函数(PDF)和累积分布函数(CDF)在更改下标后由相关公式给出。
- 平均保密容量(ASC) :
- 下行链路 :在S到H的下行链路通信中,由于E靠近S,可忽略湍流引起的衰落。下行链路窃听的ASC可通过对保密容量Cs求平均得到:
Cs = 1 / ln(2) * E[ln(1 + γH ) - ln(1 + γE)]
对于高信噪比,可近似为:
Cs ≈ 1 / ln(2) * [ln(1 + E[γH ]) - ln(1 + E[γE])] ≈ 1 / ln(2) * [ln(1 + rbPS / N0) - ln(1 + rePS / N0)] - 上行链路 :上行链路通信中,E与主接收器经历相同的湍流衰落,ASC的最终表达式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积分和求和。
- 下行链路 :在S到H的下行链路通信中,由于E靠近S,可忽略湍流引起的衰落。下行链路窃听的ASC可通过对保密容量Cs求平均得到:
- 保密中断概率(SOP) :
- 下行链路 :PSO = ∑(ρ = 0到∞) [αHρ * (-1)ρ * exp(-ρ * ((2Rs + 2RsγE - 1) / (η²H γH))^(βH / 2))]
- 上行链路 :PSO = α / (η²γE)^(β / 2) * ∑(ρ = 0到∞) [αρ * (-1)ρ * ∑(q = 0到∞) [α - 1q * (-1)q * (ρ * (γth / η²γS) + (q + 1) * (1 / η²γE))^(-β / 2)]]
- 保密吞吐量(ST) :ST = Rs(1 - PSO),通过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SOP表达式代入可得到相应的ST表达式。
4. 仿真结果分析
-
SOP性能 :在平均信噪比γE = 10 dB的情况下,S到H的通信保密性能优于H到S的上行链路通信。随着窃听者接收的泄漏功率分数re增加,两种场景的保密性能都会下降。增加保密速率Rs也会降低SOP性能。理论表达式与蒙特卡罗(MC)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理论表达式的正确性。
|通信场景|re值|Rs值|SOP性能|
| ---- | ---- | ---- | ---- |
|S到H|0.2|0.01|较好|
|S到H|0.2|0.2|下降|
|S到H|0.4|0.01|下降|
|H到S|0.2|0.01|较差|
|H到S|0.2|0.2|更差|
|H到S|0.4|0.01|更差| -
天顶角的影响 :在平均信噪比γE = 4 dB和re = 0.4的情况下,增加天顶角会减少授权接收器捕获的信息量,增加传输到攻击者的信息量,信号波动也会变得显著,导致性能损失。当低天顶角时,两种场景的SOP性能几乎相同;当天顶角增加到80°时,两条曲线之间存在2 dB的差异,且波束漂移的影响也会增加。
- ASC性能 :随着窃听者的平均信噪比增加或预期接收器捕获的功率减少,整体保密性能会下降。对于S到H的通信,由于E靠近LEO卫星且无湍流衰落,E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析表达式与MC模拟精确匹配,当合法接收器的平均信噪比大于窃听者时,可实现完美保密。
- ST性能 :在航天器平均信噪比为2 dB的情况下,ST随着目标保密速率Rs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当Rs较低时,ST增加;但当Rs超过一定阈值时,系统无法维持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较低的Rs下,S到H的下行链路场景性能略优于H到S的上行链路场景;但在特定的Rs值之后,上行链路场景性能更好。增加预期接收器的平均信噪比可以提高ST性能。
非地面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卫星窃听分析与性能评估
5. 主要观察总结
- 天顶角的影响 :增加通信节点之间的天顶角会降低整体保密性能。天顶角的增大使得大气湍流加剧,影响信号传输,从而导致保密性能下降。
- 上行链路窃听优势 :在上行链路场景中,航天器攻击者能够收集更多数据。这是因为在较大的距离下,更多的波束可以被反射,使得攻击者有更多机会获取信息。
- 大气湍流的作用 :大气湍流引入的信号变化直接影响保密性能。湍流会导致信号的衰减、闪烁等现象,使得窃听者更容易获取信息,降低了通信的安全性。
- 关键参数的重要性 :窃听者的信噪比γE和泄漏到窃听者的功率量re是确保安全通信的关键参数。γE越高,窃听者获取信息的能力越强;re越大,泄漏的信息越多,都会对保密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 保密速率的限制 :从保密吞吐量(ST)的角度来看,当保密速率Rs超过特定值时,系统的可靠性和保密性会受到影响。这意味着在设计通信系统时,需要合理选择Rs,以平衡可靠性和保密性。
6. 总结与未来工作方向
在非地面网络(NTN)系统的物理层安全研究中,我们对多种窃听场景进行了分析,包括射频(RF)窃听和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窃听。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条件引起的信号波动对保密性能有直接影响。为了满足无线网络预期的服务质量和安全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信道建模和无线电传播环境。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多播通信的保密性能分析 :考虑存在多个窃听者的情况下,对多播通信的保密性能进行分析。这需要建立更复杂的模型,以准确评估在多用户、多窃听者环境下的保密性能。
- 增强NTN系统保密性能的技术 :提出一些能够提高NTN系统保密性能的技术,例如优化信号编码、采用干扰技术等,以确保通信更倾向于合法用户。
graph LR
classDef startend fill:#F5EBFF,stroke:#BE8FED,stroke-width:2px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开始]):::startend --> B(研究增强保密性能技术):::process
B --> C(优化信号编码):::process
B --> D(采用干扰技术):::process
C --> E(提高保密性能):::process
D --> E
E --> F([结束]):::startend
- 跨层安全框架的提出 :结合加密和物理层安全(PLS)技术,提出一个跨层框架,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这种跨层设计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层的优势,实现更高效的安全保护。
- 大规模MIMO的安全研究 :大规模MIMO是未来网络中预计会采用的主要物理层技术之一,但它面临着诸如干扰和窃听等潜在恶意攻击的威胁。因此,需要研究大规模MIMO在这些攻击下的脆弱性,并开发各种波束成形方法作为分布式干扰对策。
- 步骤一 :分析大规模MIMO系统在干扰和窃听攻击下的性能,确定其脆弱点。
- 步骤二 :研究不同的波束成形方法,评估其在对抗分布式干扰方面的效果。
- 步骤三 :选择最适合的波束成形方法,并进行系统级的测试和优化。
- 智能反射表面(IRS)的应用 :IRS是一种先进的传输技术,它可以通过改变接收信号的幅度、相位和频率来提供多个传输通道。通过仅与合法用户进行交互,IRS可以用于提供物理层安全。未来可以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IRS技术,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 步骤一 :了解IRS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确定其在物理层安全中的应用潜力。
- 步骤二 :设计基于IRS的安全通信方案,包括信号处理、信道估计等方面。
- 步骤三 :进行实验验证,评估IRS在提高保密性能方面的效果。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与PLS的结合 :通过学习恶意攻击者的各种行为模式并检测主动入侵,将AI/ML方法与PLS相结合可以成为未来网络的有效解决方案。AI/ML技术可以帮助识别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保护通信安全。
- 步骤一 :收集恶意攻击的样本数据,建立数据集。
- 步骤二 :选择合适的AI/ML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和学习。
- 步骤三 :将训练好的模型集成到PLS系统中,实时监测和防范攻击。
通过对这些未来方向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非地面网络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安全需求。
超级会员免费看
148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