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网络的物理层安全:现状与挑战
1. 物理层安全(PLS)的重要性
在物联网(IoT)安全领域,基于密码学的安全技术存在固有问题,而物理层安全(PLS)技术则是一种令人瞩目的解决方案。PLS 旨在利用合法节点之间的信道特性和通信环境中的随机噪声,为抵御恶意攻击者提供完美的保密性。它无需部署高度复杂的加密/解密技术,就能实现数据保密。此外,通过利用发射机和合法接收机之间独特的信道状态信息(CSI),PLS 无需使用密钥,就能为合法节点提供更强大的保护,确保其安全性不受攻击者计算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和未来的物联网网络中使用 PLS 技术,是创建完全安全的智能环境的必要条件。
然而,由于物联网概念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安全方面存在许多空白,在物联网网络中使用 PLS 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传统的 PLS 技术通常部署在基站网络中,由于物联网网络的独特特性,这些技术并不完全符合其需求,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为了在物联网网络中有效使用 PLS,必须仔细分类物联网在安全方面的特性。
2. 物联网架构
物联网的结构通常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每层都有其独特的安全要求。识别这些层的具体特性,对于在物联网网络中应用有效的 PLS 技术至关重要。
- 感知层 :也称为物理层、传感器层或采集层,通过部署传感器、探测器和执行器来收集环境数据。该层常用的异构物联网网络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RFID 设备旨在安装在每个物体上用于识别,因此需要大量生产,且体积小、成本低。这导致其内部硬件能力不如其他无线设备,使其极易受到安全攻击。其他类型的物联网传感器,如摄像头、语音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