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与供应链中的工业4.0研究洞察
工业4.0,国际上也被称为工业物联网,描述了工业价值创造的数字化水平和垂直互联。这一概念引发了管理实践和多个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工业4.0的研究和实践中,中小企业(SMEs)相关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1. 工业4.0与中小企业的理论背景
- 工业4.0的起源与特点 :工业4.0源于德国政府的一个概念,旨在保障其制造业的竞争力。它是在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之后预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核心技术基础是网络物理系统,它能够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融合。这需要传感器来在虚拟世界中复制物理世界,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通信和交互能力。工业4.0具有三个核心特征:水平互联、垂直互联和端到端工程。水平互联指的是跨公司边界的数字互联,即供应链;垂直互联描述的是企业内部的数字互联,即公司职能;端到端工程则涵盖了从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到回收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互联。然而,不同的数据标准、接口和公司边界给工业4.0的实施带来了挑战,对于资源和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 中小企业的定义与重要性 :在欧盟,中小企业被定义为员工不超过250人、年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欧元的企业。尽管规模相对较小,但中小企业占欧盟企业总数的约99%,贡献了约50%的年营业额,并雇佣了超过50%的员工。在全球范围内,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也具有类似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欧盟,工业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更为明显。然而,在现有的工业4.0研究中,中小企业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但它们对于工业4.0在供应链中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