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收集需求管理过程及相关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A.需求跟踪矩阵是把产品需求从其来源链接到能满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
B.原型法是一种结构化的头脑风暴形式,通过投票排列最有用的创意
C.故事板是一种原型技术,是对产品范围的可视化描绘,可以直观显示业务系统的交互方式
D.收集需求管理过程为规划范围管理过程奠定基础,需要反复开展,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9.4 收集需求
9.4.2 工具与技术
8.原型法
原型法是指在实际制造预期产品之前,先造出该产品的模型,并据此征求对需求的早期反 馈。原型包括微缩产品、计算机生成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实体模型或模拟。因为原型是有形的 实物,它使得干系人可以体验最终产品的模型,而不是仅限于讨论抽象的需求描述。原型法支 持渐进明细的理念,需要经历从模型创建、用户体验、反馈收集到原型修改的反复循环过程。 在经过足够的反馈循环之后,就可以通过原型获得足够的需求信息,从而进入设计或制造阶段。
故事板是一种原型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图像或图示来展示顺序或导航路径。故事板用于各 种行业的各种项目中,如电影、广告、教学设计以及敏捷和其他软件开发项目。在软件开发中, 故事板使用实体模型来展示网页、屏幕或其他用户界面的导航路径。
第四版P280@9.4.2
出题概率:★
分类:9.范围管理
2、()不属于白盒测试方法。
A.静态测试
B.功能测试
C.人工检查代码逻辑
D.语句覆盖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5.1.4 软件实现
3.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方法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①静态测试是指被测试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 而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静态测试包括对文档的静态测 试和对代码的静态测试。对文档的静态测试主要以检查单的形式进行,而对代码的静态测试一 般采用桌前检查(Desk Checking)、代码走查和代码审查。经验表明,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 地发现30%〜70%的逻辑设计和编码错误。②动态测试是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程序进行软件 测试,一般采用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方法。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主要用于软件单元测试 中。它的主要思想是,将程序看作是一个透明的白盒,测试人员完全清楚程序的结构和处理算 法,按照程序内部逻辑结构设计测试用例,检测程序中的主要执行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 确工作。白盒测试方法主要有控制流测试、数据流测试和程序变异测试等。另外,使用静态测 试的方法也可以实现白盒测试。例如,使用人工检查代码的方法来检查代码的逻辑问题,也属 于白盒测试的范畴。白盒测试方法中,最常用的技术是逻辑覆盖,即使用测试数据运行被测程序, 考查对程序逻辑的覆盖程度。主要的覆盖标准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 覆盖、条件组合覆盖、修正的条件/判定覆盖和路径覆盖等。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主要 用于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中。黑盒测试将程序看作是一个不透明的黑盒,完全不考 虑(或不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算法,而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能按照SRS的要求正常使 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并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程序运行过程中能否保持外部信 息(例如,文件和数据库等)的完整性等。黑盒测试根据SRS所规定的功能来设计测试用例, 一般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判定表、因果图、状态图、随机测试、猜错法和正交试验法等。
第四版P141@5.1.4
出题概率:★
分类:5.信息系统工程
3、()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创造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和代码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全面超越了传统软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A. NLP(自然语言处理)
B.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
C. OCR(光学字符识别)
D. CV(计算机视觉)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创造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和代码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全面超越了传统软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百度百科
分类:扩展要点
4、在规划质量管理过程中,确定项目和产品质量标准时的正确做法是( )。
A.使用决策分析识别达到项目目标所需的关键活动
B.使用回归分析展示项目团队成员的技能分布
C.使用流程图分析评估项目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D.使用因果图监控项目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表现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跬步郎注:
回归分析是绩效相关的指标;
因果图是质量管理中数据表现的技术;
多标准决策分析是项目资源管理中获取资源的技术;
12.3 规划质量管理
12.3.2工具与技术
5.数据表现
●流程图:流程图也称过程图,用来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