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斥锁
互斥是为了防止多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而产生的数据竞争,并提供多线程的同步支持。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static int gInt = 1;
int main()
{
std::thread dec( []() { for (int i = 0; i < 1000000; ++i) gInt--; } );
std::thread inc( []() { for (int i = 0; i < 1000000; ++i) gInt++; } );
dec.join();
inc.join();
std::cout << gInt << std::endl;
return 0;
}
我们期望上述程序的输出结果是1,但是因为多线程的执行顺序不定,所以每次运行结果gInt的值都不相同。这对我们的程序来说是一个灾难。
这时互斥锁的作用就出现了,我们对临界区加锁,实现对临界区资源的互斥访问。
static int gInt = 1;
static std::mutex mtx;
int main()
{
std::thread dec( []() {
for (int i = 0; i < 1000000; ++i)
{
mtx.lock();//访问临界区之前:尝试获取锁
gInt--;
mtx.unlock();//退出临界区:解锁
}
} );
std::thread inc([]()
{
for (int i = 0; i < 1000000; ++i)
{
mtx.lock();//访问临界区之前:尝试获取锁
gInt++;
mtx.unlock();//退出临界区:解锁
}
});
dec.join();
inc.join();
std::cout << gInt << std::endl;
return 0;
}
这样,每次的运行gInt的最终的值都是1
实际上,我们这样写是有线程安全隐患的。
想

本文详细介绍了C++中的同步机制,包括互斥锁和条件变量的使用。通过示例展示了互斥锁如何解决数据竞争问题,以及在异常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同时,解释了条件变量作为同步机制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的应用。文章还讨论了条件变量的虚假唤醒问题,并给出了正确的使用版本。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3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