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工智能,很多人可能只关注AlphaGo又在围棋上赢了人类几次,或是OpenAI在游戏中击败了哪些厉害的电竞选手,但在更深层次的“情绪”识别上,人工智能正在让你脸上的表情,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下也促使了国内人工智能在各领域飞速发展,诞生了诸如旷视科技、商汤科技、极链科技Video++、依图科技等优秀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人工智能从了解情绪变化过程中肌肉的变化,到利用机器识别人类的情绪,人工智能读情绪的认知逐渐有了新的进展。那么机器如何能够判断出人类情绪变化?AI真的能分清人类的情绪么?情绪识别适用于哪些领域呢?
什么是情绪?
情绪(emotion),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情绪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579年,来源于法语单词émouvoir。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了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期,情绪科学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存在六种基本情绪,惊恐、伤心、愤怒、开心、惊讶和厌恶。世界上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这些情绪,并且可以清楚地分辨它们。情绪通常变现出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特征,包括认知评估、身体反应、主观体验、外在表现和行动倾向。情绪机制是人类经历漫长进化过程之后而固化的一种本能,比如人类在面对猛兽、枪械、怀有恶意的人时,通常会产生恐惧的情绪,并在这种情绪下出现脸色苍白、手发抖、瞳孔缩小等一系列面部和身体的生理变化。
AI是否真的能分清人类的情绪?
人工智能的核心诉求是让机器实现对人类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这就需要从人类的IQ和EQ两个维度对人工智能进行审视,而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所从事的研究仅限于倾向IQ方向的模式识别,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物联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