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mulink建模案例
文章平均质量分 77
使用Simulink介绍各类模型的建模仿真,通信信号处理算法,图像处理算法,智能控制,风光伏发电,电力,神经网络等。订阅用户源码事宜私信博主。
优惠券已抵扣
余额抵扣
还需支付
¥39.90
¥99.00
购买须知?
本专栏为图文内容,最终完结不会低于15篇文章。
订阅专栏,享有专栏所有文章阅读权限。
本专栏为虚拟商品,基于网络商品和虚拟商品的性质和特征,专栏一经购买无正当理由不予退款,不支持升级,敬请谅解。
Simuworld
仿真世界。专业从事MATLAB,simulink,FPGA等仿真工作。擅长通信信号处理,无线基带,深度学习,智能优化,图像处理等
展开
-
基于风机和水轮机互补发电系统的Simulink仿真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作为两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风机和水轮机互补发电系统结合了两者的优势,能够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稳定地输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本文将详细介绍风机和水轮机互补发电的原理,包括风力发电原理、水力发电原理以及两者互补的机制和优势,并通过相关数学公式进行深入分析。水轮机也有其特定的特性曲线,包括流量 - 水头曲线、功率 - 流量曲线等。在不同的水头和流量条件下,水轮机的输出功率会发生变化。原创 2025-01-01 05:53:01 · 43 阅读 · 0 评论 -
直流电机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直流电机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它在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直流电机系统主要由直流电机本体、驱动电路和控制单元组成。其工作原理涉及电磁学、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通过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原创 2024-12-18 17:15:50 · 87 阅读 · 0 评论 -
风力发电机和逆变器的控制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风力发电机主要通过风轮叶片捕获风能并将其转换为机械能。风轮的功率捕获公式为: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电子装置。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根据风力发电机的类型不同,逆变器的连接方式和功能略有差异。对于双馈感应发电机,其转子侧变频器起到了调节发电机转速和输出功率的作用,同时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对于永磁同步发电机,通常采用全功率变频器,将发电机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并输送到电网。逆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于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快速通断控制。原创 2024-12-18 17:08:07 · 59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DC-DC变换器的光伏发电模型simulink建模与仿真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无污染的能源利用方式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快速发展。然而,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受光照强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其输出电压和功率不稳定。DC - DC 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有效地调节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电能质量,使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负载需求和电网接入要求。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基于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原创 2024-12-05 15:35:48 · 133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LS最小二乘法的异步电机参数辨识算法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异步电机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其性能和控制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机参数的准确性。然而,电机参数会随着电机运行环境、老化等因素发生变化。因此,准确地辨识异步电机参数对于实现高性能的电机控制至关重要。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LS)是一种有效的参数辨识方法,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来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在异步电机参数辨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创 2024-11-24 15:13:32 · 194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无速度传感器交流电机驱动的扩展龙伯格观测器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在交流电机驱动系统中,速度传感器的使用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复杂性和维护难度。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应运而生。扩展龙伯格观测器(Extended Luenberger Observer,ELO)作为一种有效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在交流电机驱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扩展龙伯格观测器是一种基于状态观测的方法,用于估计交流电机的状态变量,包括定子电流、转子磁链和电机转速。其基本结构由状态方程、输出方程和观测器增益矩阵组成。观测器增益矩阵的确定观测器增益矩阵的确定是扩展龙伯格观测器设计的关键。原创 2024-11-11 04:02:46 · 266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PI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控制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由于其具有变速恒频运行、有功和无功功率独立调节等优点,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了实现对 DFIG 的高效控制,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原创 2024-11-11 03:58:21 · 453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FOC控制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FOC 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磁场定向原理的电机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电机的磁场方向和大小,实现对电机转矩和转速的精确控制。在 FOC 控制系统中,电机的三相电流被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量:励磁电流(Id)和转矩电流(Iq)。通过控制 Id 和 Iq 的大小,可以独立地控制电机的磁场和转矩,从而实现高效的电机控制。原创 2024-11-11 03:55:20 · 122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simulink的FM调制解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在通信系统中,调制解调技术是实现信号传输的关键环节。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F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模拟调制方式,它具有较高的抗噪声性能和较好的信号质量。Simulink 是一种强大的可视化建模和仿真工具,可以方便地对各种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系统建模流程打开 Simulink 软件,创建一个新的模型文件。根据 FM 调制解调的原理,选择相应的模块并进行连接。主要模块包括信号源模块、FM 调制模块、信道模块、FM 解调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原创 2024-10-30 19:02:11 · 336 阅读 · 0 评论 -
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simulink建模与仿真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变速器在提高汽车性能、驾驶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Wet Dual-Clutch Transmission,简称 WDCT)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变速器技术,具有换挡速度快、动力传递平稳、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中。结构组成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主要由双离合器、齿轮传动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双离合器:由两个独立的离合器组成,分别控制奇数挡和偶数挡。通过切换两个离合器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快速换挡。原创 2024-10-20 16:05:35 · 138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SPWM的VSC光伏单相变流器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基于 SPWM 的 VS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电压源型变换器)光伏单相变流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光伏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实现对输出交流电的幅值、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以满足电网或负载的要求。SPWM(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正弦脉宽调制)的基本思想是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正弦波。这些脉冲的宽度按照正弦规律变化,使得它们的等效电压波形接近正弦波。原创 2024-10-13 04:21:56 · 95 阅读 · 0 评论 -
三相AC-DC-AC PWM转换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在三相 AC-DC 转换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将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三相交流电具有三相电压,分别为 、、,它们在相位上相差。通过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的正半周导通到直流侧,负半周截止,从而在直流侧得到脉动的直流电压。为了提高整流效果和功率因数,通常采用 PWM 控制技术。在 PWM 整流中,通过控制开关器件(如 IGBT 等)的通断时间,使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产生与电网电压同相位的正弦 PWM 电压,从而使输入电流也为正弦波且与电压相位相同,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原创 2024-10-13 04:17:49 · 148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MPPT的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控制策略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基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的光伏发电系统结合了电池储能技术,是现代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不仅能够提高光伏阵列的电能利用率,还能在电网不稳定或需要离网运行的情况下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MPPT技术旨在实时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MPP),以保证系统在各种光照和温度条件下都能以最高效率运行。原创 2024-09-12 04:17:36 · 433 阅读 · 0 评论 -
ESO扩张状态观测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扩展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 ESO)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理论方法,主要用于估计和补偿未建模动态、扰动和未知输入的影响。ESO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机器人、车辆控制、航空航天以及工业自动化等。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核心思想是将系统的扰动视为一个虚拟的“状态”,并通过观测器来估计这个状态,并利用该估计值进行补偿控制。ESO通常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系统。原创 2024-09-08 04:10:00 · 612 阅读 · 0 评论 -
简易风力发电机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简易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小型化的风力发电装置,它通常用于家庭、学校项目或是小型社区的电力供应。这类装置的基本原理涉及到风力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当风吹过叶片时,风的动能部分转化为叶片的旋转动能。这个转化过程可以通过贝兹理论(Betz Theory)来描述。贝兹理论指出,理想情况下,风力发电机最多只能提取风能的59.3%,这是因为考虑到气流通过叶片后会减速,且必须留有足够的能量来推动后面的空气。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发生在发电机内部。原创 2024-09-08 04:00:47 · 316 阅读 · 0 评论 -
微网逆变器电能质量控制系统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微网逆变器电能质量控制系统(Microgrid Inverter Power Quality Control System)是一种专门用于微电网中的逆变器系统,旨在确保电力供应的质量,包括电压和频率的稳定,以及减小谐波含量等。微网逆变器是连接分布式电源(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与电网的关键设备,它负责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确保输出的电能质量满足电网接入标准。为了保证电能质量,逆变器需要具备良好的控制策略,以应对电网波动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原创 2024-09-08 03:55:03 · 305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双闭环PI控制器的网侧端控制电路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双闭环PI控制器在电力电子变换器,尤其是交流电机驱动系统中的网侧端控制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控制器设计结合了电流环(内环)和电压环(外环),以实现对电网电流和电压的精确控制,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高功率因数以及对电网的低谐波污染。原创 2024-06-18 04:01:24 · 225 阅读 · 0 评论 -
FSK调制解调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频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技术,主要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无线通信中传输。在FSK调制中,数字信号的每一个二进制比特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载波频率上,因此,接收端可以通过检测接收到的载波频率来解码原始的数字信息。原创 2024-06-06 02:26:44 · 455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simulink的Stewart平台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Stewart平台,也称为并联机器人或六自由度平台,是一种由六个独立驱动的直线致动器通过连杆系统连接到一个浮动平台的机构。这种设计允许平台在空间中有六个自由度的运动:三个平移(前后、左右、上下)和三个旋转(俯仰、偏航、滚转)。Stewart平台广泛应用于模拟飞行、汽车测试、精密加工、医疗设备等领域,因其具有高刚性、大工作空间、高精度等特点。Stewart平台的控制系统是确保平台能够精确、稳定地执行预期运动的关键。传感器。原创 2024-06-06 02:09:00 · 526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kalman滤波器的DC直流电机控制系统simulink建模与仿真
Kalman滤波器是一种递归的贝叶斯估计方法,广泛应用于含有噪声的动态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尤其擅长处理带有随机干扰的线性系统。将其应用于DC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状态估计,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原创 2024-05-25 22:50:28 · 116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PI控制器的飞轮控制系统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 PI)控制器的飞轮控制系统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尤其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速度或转矩的场合,如动力稳定系统、不间断电源等。飞轮系统通过储存和释放动能来调节负载的不均衡,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PI控制器以其简单、有效的特点,在此类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PI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系统的误差信号(设定值与实际值之差)来计算控制信号(如电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以减小或消除该误差。原创 2024-05-04 20:33:22 · 169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VSC结构的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简称STATCOM)是一种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技术的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FACTS)设备。STATCOM能够迅速提供或吸收无功功率,动态调节电力系统的电压,改善电能质量和稳定电网运行。直流侧电容:提供必要的能量存储,维持直流侧电压稳定。换流器模块:采用IGBT等全控型电力电子元件,实现交直流间的高效能量转换。原创 2024-05-04 20:27:17 · 360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simulink的FOC控制器建模与性能仿真
Field Oriented Control (FOC),也被称为矢量控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交流电动机(尤其是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策略。FOC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控制电机的磁场定向,使电机在任意时刻都能像直流电机一样工作,从而实现对电机转矩和速度的精确控制。FOC控制器通过坐标变换、磁链观测与控制、转矩与速度控制以及电压矢量合成等一系列步骤,实现了对交流电动机的高性能控制。它能够在整个速度范围内保持电机的高动态响应和高效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电动汽车驱动、风电变流器等各种场合。原创 2024-04-17 23:17:12 · 147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主动悬架系统的串级预测控制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基于主动悬架系统的串级预测控制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用于改善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主动悬架系统通过实时调节悬架元件的刚度、阻尼特性,从而有效地吸收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减少车身振动。串级预测控制(Cascade Predictive Control, CPC)则是将整个控制系统分为多个层级,每一层都有独立的预测控制器,各层之间存在信息交互,实现更为精确和灵活的控制效果。原创 2024-04-17 23:12:54 · 195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simulink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建模与仿真
变压器励磁涌流是在变压器投入运行瞬间,由于其绕组自感效应及铁芯饱和特性所导致的大电流现象。这一现象对变压器保护设备的正确动作和变压器自身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当变压器的一次侧突然加电压时,变压器铁心中的磁通从初始零值开始上升。由于铁心材料存在非线性磁化特性,特别是在饱和区,磁导率急剧下降,为了建立主磁通,需要较大的励磁电流。此外,由于变压器绕组电感的存在,以及变压器各绕组间存在的漏电抗和励磁电抗,使得励磁电流呈现出暂态特征。励磁电感方程非线性磁化曲线。原创 2024-03-26 04:50:20 · 618 阅读 · 0 评论 -
单相逆变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单相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AC)的电力电子装置,常用于太阳能发电、不间断电源系统以及电机驱动等领域。其基本原理基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如IGBT、MOSFET等)的开关操作来生成不同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压波形。原创 2024-03-19 04:56:31 · 225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不确定混沌系统的无抖振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matlab仿真
在非线性控制系统中,尤其是存在不确定性、时变性和复杂动力学特性的混沌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因其强大的鲁棒性和对系统扰动的不敏感性而受到关注。然而,传统滑模控制在切换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抖振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模糊逻辑来设计一种无抖振模糊滑模控制器。原创 2024-03-19 04:52:04 · 193 阅读 · 0 评论 -
模糊控制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模糊控制器(Fuzzy Controller)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理论实现的控制器,它模仿人类进行决策时的模糊推理过程,适用于处理非线性、不确定和复杂的控制问题。与传统的PID控制器或其他精确数学模型控制器不同,模糊控制器并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基本原理:模糊化:将精确量化的输入信号转化为模糊集中的语言变量值,如“低”、“中”、“高”等。模糊推理:依据预设的模糊规则库,对模糊化后的输入进行逻辑判断并得出相应的控制动作。原创 2024-03-16 23:29:15 · 144 阅读 · 0 评论 -
buck电路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BUCK电路(降压变换器)是一种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主要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压降低到所需的较低输出电压。这种电路在电源管理和能量转换系统中非常常见,因为它可以高效地调节和稳定输出电压,同时根据负载需求改变功率传输。BUCK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组件:开关元件:通常是一个MOSFET或IGBT,负责控制电流通路的开闭,通过PWM(脉宽调制)信号来调节占空比,从而调整输出电压。原创 2024-03-16 23:11:54 · 203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PID控制器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中,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反馈控制算法,用于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其工作原理如下:综合上述三个部分,PID控制器的整体输出 �(�)U(t) 可以表示为: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接收来自编码器或其他传感器的位置或速度反馈信息,与目标值比较后得到误差信号。然后,该误差信号通过PID算法转化为控制信号,进而调整驱动电路对步进电机的脉冲序列,确保电机按照期望的方式运行。原创 2024-03-16 23:05:57 · 711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IEEE34的分布式馈线离散模型Simulink建模与仿真
IEEE34标准模型是电力系统分析中一个常用的馈线模型,用于模拟实际的配电网络。在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的研究中,IEEE34模型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平台,以便他们可以在统一的网络结构上进行算法测试和系统性能评估。IEEE34标准模型概述IEEE34模型是一个包含34个节点、33条支路和1个平衡节点的配电系统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线路的阻抗、变压器的变比、负荷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以及分布式发电(DG)的接入等因素。在分布式馈线离散模型中,IEEE34模型被进一步离散化,以便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和分析。原创 2024-03-05 20:35:00 · 199 阅读 · 0 评论 -
永磁同步电机充放电simulink建模与仿真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和家电等领域的电机。其特点在于转子使用永磁体,与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同步旋转,从而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充放电过程,这与电机的控制、效率和性能密切相关。永磁同步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上有三相绕组,通过通入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转子上装有永磁体,其磁极与定子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使电机旋转。原创 2024-02-27 16:07:56 · 296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PID控制器的控制系统simulink建模与仿真
PID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ler)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的经典控制器,它结合了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种控制动作,以实现对系统输出的精准控制。设系统误差(偏差)为e(t),即期望值r(t)与实际输出y(t)之间的差:e(t) = r(t) - y(t)。KP 是比例增益,决定了控制器对当前误差的即时响应力度。KI是积分增益,它累积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误差,有助于消除静态误差。原创 2024-02-27 15:16:55 · 169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LQR的一阶倒立摆控制matlab仿真
倒立摆系统作为控制理论中的经典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一阶倒立摆是最简单的形式,但其控制难度依然不容小觑。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是一种经典的最优控制方法,特别适用于线性系统或可线性化的非线性系统。在LQR控制器设计完成后,需要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于线性系统而言,如果闭环系统的所有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平面,则系统是渐近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分析闭环系统矩阵(A - BK)的特征值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原创 2024-02-21 01:38:34 · 136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神经网络的一阶倒立摆控制matlab仿真
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不稳定系统,其控制问题一直是控制理论与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一阶倒立摆作为倒立摆系统中最简单的形式,其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加合适的外部力使摆杆保持直立状态。近年来,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在一阶倒立摆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阶倒立摆系统由一个可在水平轴上自由转动的匀质杆和一个驱动轴组成。假设摆杆的质量为m,长度为l,转动惯量为J,重力加速度为g。设θ为摆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u为施加在驱动轴上的控制力矩。原创 2024-02-21 01:33:17 · 386 阅读 · 1 评论 -
三相磁滞控制器simulink建模与仿真
三相磁滞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交流电机速度或电流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感应电机(异步电机)的速度控制应用中。其工作原理基于磁滞现象,即材料的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滞后关系。在电力电子领域,磁滞控制被模拟为一种非线性控制策略,它通过模拟磁滞回线的行为来实现对电机电压或电流波形的调制。基本工作原理:在三相磁滞控制器中,每个相位的电流反馈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经过磁滞曲线处理后产生PWM控制信号。这个磁滞曲线可以是预设的固定曲线,也可以根据实时负载条件动态调整。原创 2024-02-15 22:59:05 · 145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DC-DC和DC-AC的三相二电平PWM转换器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基于DC-DC和DC-AC的三相二电平PWM转换器是电力电子领域中常见的两种拓扑结构,它们分别用于直流到直流电压变换以及直流到交流电压变换,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各种工业电源设备中。原创 2024-02-15 22:55:40 · 187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simulink的QPSK调制系统仿真
QPSK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它使用四个不同的相位来表示两个比特的信息。在QPSK中,相位的变化是离散的,且每隔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一次变化。这使得QPSK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和抗干扰能力。在QPSK调制中,输入的比特流被分为两个并行的比特流,每个比特流控制一个正交载波的相位。这两个正交载波通常是正弦波和余弦波,它们的相位差为90度。因此,QPSK信号可以表示为:在Simulink中,可以方便地构建QPSK调制系统。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数据源:生成需要传输的比特流。原创 2024-01-29 23:08:41 · 305 阅读 · 0 评论 -
使用simulink基础模块根据PV公式搭建的光伏系统仿真模型不使用自带的pv模块
光伏系统,即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其核心部件是光伏电池板,通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直流电能,再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最终并入电网或供给本地负载使用。光伏系统具有清洁、可再生、无噪音、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光伏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板、逆变器、支架、电缆、控制器等组成。其中,光伏电池板是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原创 2024-01-16 21:50:21 · 268 阅读 · 0 评论 -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光伏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与电网同步的交流电,并实现并网运行。逆变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原理,并通过数学公式进行严谨的推导。光伏并网逆变器主要由直流输入、逆变桥、控制电路、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组成。其中,直流输入端连接光伏电池板,将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引入逆变器;逆变桥负责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控制电路则实现对逆变桥开关管的精确控制,以保证输出波形的质量和并网电流的稳定性;原创 2024-01-16 21:45:56 · 47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