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存储选错,爬虫白跑!你是不是也踩过这些坑?
做爬虫项目时,很多人会忽略“存储”这个关键环节:用CSV存10万条数据,后续筛选要遍历半小时;用MySQL存非结构化的评论数据,字段频繁变动导致表结构一改再改;用MongoDB存需要频繁查询的商品价格,查询速度慢到崩溃。
我爬过电商商品、社交媒体评论、招聘信息等各类数据,最深的感受是:没有最好的存储方式,只有最适合场景的选择。CSV适合快速导出,MySQL适合结构化查询,MongoDB适合灵活字段,选对了能让数据处理效率提升10倍,选错了只会让后续分析、使用一团糟。
这篇文章不搞理论堆砌,全程基于实战场景,从“每种存储的核心适用场景”到“实战代码+优化技巧”,再到“百万级数据避坑指南”,一步步教你根据数据类型、体量、使用需求选择最优存储方式,所有代码可直接复制运行,让你少走90%的弯路。
一、先明确核心判断维度:3个问题定存储方式
选择存储前,先问自己3个问题,避免盲目决策:
- 数据类型:是结构化数据(如商品名称、价格、销量,字段固定)、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如评论、商品详情,字段可能变动),还是临时导出数据(如一次性爬取后需Excel分析)?
- 数据体量:是万级以内的小数据、十万-百万级的中大数据,还是千万级以上的海量数据?
- 核心需求:是需要快速写入、频繁查询、去重、事务支持,还是仅需临时存储、快速导出?
带着这3个问题,再看下面的具体方案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