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身份关系:从完整性到实用性的深度剖析
1. 关系完整性
在数字关系中,完整性是基础。没有完整性,就无法识别关系中的另一方。所有身份系统都将管理关系完整性作为一项基本能力。
1.1 简单关系示例
以Alice和Bob为例,当Alice与Bob建立联系时,他们便形成了一种关系。在典型的管理身份系统中,当Alice发起与Bob的关系时,Bob的系统会使用用户名和密码来确保关系的完整性。Bob通过要求Alice提供用户名来识别她,并要求提供密码以确保是之前的同一个Alice,从而有一定的保证他正在与Alice进行交互。在这种模式下,Bob控制着系统,决定系统的使用方式、认证所需的因素以及收集的数据的处理方式。
1.2 联合身份系统
在联合身份系统中,Alice通常被称为主体或请求者,Bob被称为依赖方(RP)。当请求者访问RP的网站或打开应用程序时,他们可以通过RP信任的身份提供者(IdP),如Google、Apple或Facebook,来建立关系。请求者可以从RP提供的列表中选择要使用的IdP,然后被重定向到IdP的身份服务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再被重定向回RP。在此过程中,RP会从IdP获得某种令牌,表明IdP会为该用户担保,还可能获得IdP为该用户存储的属性。在联合模型中,IdP识别用户并向RP证明关系的完整性,它作为一个中间管理机构,处于关系的中间,发挥着管理作用。但在这种模型中,用户无法从身份系统获得关于关系完整性的保证,通常需要依赖传输层安全(TLS)。而且在联合模型中,Alice受到IdP和RP的管理控制,RP也受到IdP的管理控制。
1.3 自我主权身份(SSI)
与联合模型不同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0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