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自由基聚合:从原理到应用的全面解析
1. 聚合反应类型及应用
活性自由基聚合(CRP)是一类重要的聚合方法,其中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与可逆加成 - 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在高分子合成领域应用广泛。例如,通过ATRP可实现聚(异丁基乙烯基醚)(p(IBVE))的均聚;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单体能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ATRP和RAFT进行共聚。在这两种体系中,使用相容的大分子引发剂有助于大分子单体的引入。
2. 独特结构聚合物的合成
活性自由基聚合在制备具有独特结构的聚合物方面表现出色。当引发位点引入单体时,可诱导聚合物链发生支化。若对这类功能化单体进行均聚,能得到超支化聚合物;若与常规单体共聚,则可获得支化随机分布或沿链呈梯度分布的聚合物。
若采用不消耗活性自由基聚合引发位点的技术对这些单体进行均聚,会得到每个重复单元都带有引发位点的聚合物。以这种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可制备出接枝链非常密集的接枝共聚物,如圆柱核 - 壳或两亲性瓶刷共聚物。这些大分子尺寸较大(Mn = 5,000,000,Mw/Mn = 1.2),因其形状而被称为“瓶刷”共聚物。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可观察到单个大分子,其长度约为100 nm,宽度约为10 nm。
以下是相关聚合物合成的简单流程:
1. 制备功能化单体 :将引发位点引入单体。
2. 均聚或共聚 :
- 均聚得到超支化聚合物。
- 与常规单体共聚得到支化随机或梯度分布的聚合物。
3. 制备大分子引发剂 :采用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