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 LED 应用的聚合物合成路线解析
在 LED 应用领域,聚合物凭借其均匀性、良好的成膜特性以及长期的形状稳定性,能够显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因而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用于制备适用于 LED 应用的低聚物和聚合物的合成路线的范围与局限性。接下来,我们将依据聚合物的主链结构及其形成的合成策略,对各类聚合物展开详细讨论。
1. π - 共轭聚合物概述
自 1977 年 Heeger、MacDiarmid 和 Shirakawa 等人发现导电聚合物(这一发现使他们荣获 2000 年诺贝尔化学奖)以来,π - 共轭体系在所谓的“塑料电子学”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类聚合物的关键特性在于其主链上存在共轭双键,这使得电荷能够在通过电极注入后实现迁移。
2. 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PPV)
PPV 是最早用于发光二极管的聚合物(由 Friend 和 Holmes 等人于 1990 年发现),并且至今仍是近期设备中最常用的聚合物之一。它可在单层器件中同时用作电荷传输材料和绿色发光材料。以下是其主要的合成策略:
- 前体路线
- 未取代的 PPV 在任何已知溶剂中均不溶解。为提高其溶解性和可加工性,最初采用前体路线进行合成,例如 Wessling(或锍盐)路线。具体操作是,使用可溶解的单体进行缩合反应,形成可溶的聚合物中间体,最后在固态下将其转化为 PPV,从而形成均匀的 PPV 薄膜或层。例如,通过碱诱导对二甲苯 - α,α’-双二烷基锍盐的聚合反应,可得到具有优异成膜性能的可溶性前体聚合物。经过旋涂后,前体聚合物通过类似聚合物的热诱导消除反应转化为相应的 PPV。
- 除了锍盐基团,常用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4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