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识别技术的前沿进展与应用
1. 步态特征识别结果
在步态识别研究中,使用左右膝盖和大腿关节的归一化关节角度轨迹作为步态特征,对识别和验证模式的识别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收集了来自20个受试者的80个序列,每个受试者有4个序列。从相关结果可以看出,从行走视频中提取的动态特征确实包含身份信息,可用于识别任务。
2. 其他步态识别方法
目前,基于模型的技术虽有不变性优势,但可用技术数量有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2.1 基于身体参数的结构方法
- 测量参数 :该方法由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发,旨在通过从多个视角观察受试者行走来确定静态身体参数,以识别人员。这些测量参数针对周期性步态周期,具体包括包围受试者的边界框高度、头部与骨盆之间的距离、骨盆到左右脚距离的最大值以及双脚之间的距离。
- 深度校正 :为适应受试者以不同视角行走,定义了调整程序。通过测量受试者双脚最接近时的身高(即行走周期中受试者身高的最大值),得到转换因子,以校正任何距离测量值。
- 描述向量 :使用这些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每个行走序列形成描述向量,并使用运动捕捉系统的行走向量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进行识别。
- 混淆度量 :该方法还确定了混淆度量,用于预测特征在大群体中过滤身份的能力。通过比较表征群体变化和个体变化的(高斯)分布,类似于评估不同受试者特征向量分布的交集面积。交集大意味着识别能力差,混淆率高。该方法实现的混淆率约为6%,相当于在其数据库上的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