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渐进质量提升的流数据分发模型
1. 引言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飞速发展,流数据分发,如视频传输和传感器数据传输,受到了广泛关注。当流数据的比特率超过网络容量时,会出现长时间的延迟问题。传统上,为了缩短延迟,常采用从数据流中去除部分数据以降低比特率的方法,但这会导致数据丢失和质量下降。
流数据通常具有多种质量等级。以视频流数据为例,分辨率、帧率和色彩深度都是衡量质量的指标;对于传感器流数据,传感速率和数据位数也是重要的质量因素。一般来说,数据质量越高,在特定时间段内生成的数据量就越大。应用程序管理者会选择足以提供服务的合适数据质量,因为过高质量的流数据会浪费通信带宽。传统方法往往在固定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尝试减少延迟或数据丢失。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使用比应用程序管理者所选质量更低的数据,服务也能成功提供。例如,在行人识别中,图像处理有时可以在较低分辨率下识别行人;在环境监测中,较低的传感速率也能发现异常天气。如果当前数据质量不足以提供服务,可以通过再次接收高质量数据来解决问题。虽然重复接收数据会导致延迟,但通常通过接收额外数据并与已接收数据结合,可以逐步提高数据质量。例如,通过添加互补像素(多分辨率编码)可以提高视频图像的分辨率,通过添加中间值可以提高温度值的采样率。但传统方法并未采用这种渐进质量提升的方法。
2. 相关工作
为减少流数据分发中的延迟或数据丢失,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法。例如,有方法利用对等通信(P2P)来减少延迟,即客户端不仅与服务器通信,还与其他客户端通信;还有方法通过交换已接收数据块的信息,来更快地找到拥有未接收数据的客户端;另外,也有分布式视频处理系统,根据预定规则分配视频流数据的处理负载。但这些方法都假设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