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软件检测与无线网状网络节点布局优化研究
1. 恶意软件检测实验
1.1 恶意文件百分比实验
在恶意软件检测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从 30% 到 70% 不同的恶意文件百分比(MFP),同时良性记录保持不变。通过实验发现:
- MFP - 50% 和 MFP - 60% 的准确率相似,且都高于其他百分比设置。
- MFP - 50%、MFP - 60% 和 MFP - 70% 的真阳性率(TPR)相似,且高于 MFP - 30% 和 MFP - 40%。
- 除 MFP - 70% 外,不同 MFP 的假阳性率(FPR)相似。
综合各项指标,MFP - 50% 在本次实验中表现最佳。
1.2 实验总结与关键因素
我们对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进行了拓展,开展了一系列操作码 n - 元语法大小从 1 到 15 的实验,这是此前未有的尝试。实验中比较了不同的特征选择方法(如 IG 和 CPD),并使用了不同的恶意文件百分比。
优秀的恶意软件检测系统的关键要素包括操作码 n - 元语法大小和恶意文件百分比。当 n 大于 7 或 8 时,准确率、TPR 和 FPR 都会下降。研究发现,大多数恶意文件中不存在诸如 14 - 元语法这样较大的 n - 元语法,因此较大的 n - 元语法不能很好地代表这些恶意软件。
1.3 未来发展方向
恶意软件检测系统的未来发展将集中在以下三个主要研究领域:
1. 扩大训练集规模 :增加训练数据的数量,以提高检测系统的泛化能力。
2. 关注打包可执行文件
恶意软件检测与节点布局优化研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