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信任协商策略的内存复杂度分析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可使用的服务数量急剧增加。然而,使用这些服务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判断服务提供商是否可信。同时,服务提供商也希望将服务仅提供给可信用户。为解决这一问题,自动信任协商(Automated Trust Negotiation,ATN)被提出,用于在陌生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
在ATN过程中,参与的实体拥有数字凭证,每个凭证都有相应的策略,规定了其他实体必须满足的先决条件。实体根据这些策略交换凭证,若服务策略在协商中得到满足,用户即可访问服务。
例如,ABC Computers Inc.为同时购买个人电脑和音乐播放器的学生提供折扣,要求学生提交学生证。学生Bob拥有学生证,但只愿意向政府机构认证的可信方披露。当Bob申请折扣时,服务要求他提交学生证,Bob则要求服务提供政府机构颁发的凭证。服务披露了国家贸易委员会颁发的数字证书,Bob验证后披露了自己的学生证,最终获得折扣。
2. 自动信任协商
2.1 形式定义
本文将用户实体称为客户端,服务实体称为服务器,协商目标称为服务。用命题符号表示服务、服务器凭证和客户端凭证,分别记为S、$C_1, \cdots, C_{nc}$和$S_1, \cdots, S_{ns}$,其中$n_c$和$n_s$分别是客户端和服务器拥有的凭证数量。
凭证C的披露策略表示为$C \leftarrow F_C(S_1, \cdots, S_k)$,其中$F_C(S_1, \cdots, S_k)$是涉及其他实体凭证的逻辑表达式。若该逻辑表达式在代入已披露凭证的命题符号为真后求值为真,则称凭证C的策略得到满足,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