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青铜时代:时间、仪式与相遇中的对比
北欧青铜时代研究概述
北欧青铜时代大致处于公元前1700 - 500年,涵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南部和中部、瑞典北部和挪威北部沿海地区、芬兰西南部以及德国最北部。进入21世纪,这一时期成为欧洲史前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相关书籍和文章不断涌现。
目前研究存在两种趋势,一种聚焦区域研究,另一种关注大规模的区域间发展和长途贸易网络。这源于考古学中过程主义与后过程主义的争论,以及所谓的第三次科学革命,使得大数据宏观叙事与基于社会理论的微观视角之间产生了张力。不过,当前学术研究正致力于通过新的理论框架弥合这种分歧。
要理解北欧青铜时代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状况,需结合之前的实践和后续的发展。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变迁形成的长期人口流动模式影响了青铜时代,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具批判性和理论深度的人口流动研究。比较方法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一些研究者通过类比历史案例来构建青铜时代社会的解释模型。
时间与轨迹
近年来,考古学界对时间和时间性的研究兴趣再度兴起,即所谓的“时间转向”。它涵盖高分辨率的贝叶斯年代测定技术、对时间和能动性的新思考,以及对考古学本质的重新审视。
与传统的线性和进化的时间观不同,时间可以被理解为多时间性、非线性、混乱和异质的。单一事件可能改变历史进程,例如技术生产中的时间因素至关重要,青铜时代家庭的小规模决策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将北欧青铜时代置于更长的时间轨迹中:
- 约翰内斯·米勒和赫勒·万德基尔德 :探讨约公元前2500 - 1500年日德兰半岛和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的物质文化和纪念技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