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从性能到维护的全面指南
1. 性能测试策略
性能测试应反映现实用户场景,因此复用现有系统测试场景进行性能测试是合理的。除了通过编程定义用户行为,还可以使用预记录的测试运行,从外部源(如 Web 服务器日志文件)输入数据。
执行性能测试的重点不在于测试结果是通过还是失败,而在于从测试运行中收集的见解。在测试运行期间收集测试报告和应用程序的行为,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积累经验并发现性能趋势。
性能测试可以独立执行,但理想情况下应作为持续交付管道的一部分持续运行。即使不影响管道步骤的结果,获取这些见解也很有帮助。在收集了一些指标后,如果测量到的性能明显低于预期,工程师可以将性能测试定义为失败,这符合持续改进的理念,避免响应能力下降。
2. 本地测试的重要性与实践
现代企业应用程序需要定义有效的持续交付管道,但软件工程师仍需在本地环境中进行构建和测试。虽然持续集成服务器负责所有构建、测试和部署步骤,但仅依赖管道的缺点是工程师在将更改推送到中央存储库后才能获得反馈。
在提交更改之前进行本地代码级测试(如单元测试、组件测试和集成测试)可以防止大多数错误,避免因粗心错误破坏构建而干扰其他团队成员。
2.1 本地测试的实现方式
- 使用容器技术 :使用容器技术(如 Docker),工程师可以在多个环境(包括本地)运行相同的软件镜像。主流操作系统都有 Docker 安装包,本地机器可以像在生产环境中一样运行 Docker 容器,并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配置或网络设置,从而在本地环境中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