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Cs:从组件定制到自适应的探索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尤其是网格编程环境中,软件组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至关重要。HOCs(软件组件)在这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HOCs的相关特性,包括其组通信的实验评估、自适应能力以及一个具体的案例研究。
1. HOC组通信的实验评估
常用的网格编程库,如ProActive,提供了类似于HOC服务API中的广播和散射操作的组通信操作。然而,与HOC通信操作不同的是,这些库通常采用线性结构来实现组通信,这在通信数据量和参与网格节点数量增加时会导致性能问题。
为了展示HOC组通信操作的优势,将HOC的广播操作与ProActive库中的相应组通信操作进行了比较。实验是在2006年可用的ProActive版本上进行的,该库可作为任何线性通信数据的网格编程库的代表。在最新的ProActive版本中,组通信已进行了优化,采用了类似于HOC服务API的实现结构。
实验在局域网中进行,数据吞吐量在3 - 4 MBit/s之间,比较了三种不同广播实现的性能。为避免I/O延迟,在线性通信的一个变体中使用了线程池,同时启动多个线性发送进程,这些线性操作被标记为“多线程”。实验结果如图2.27所示,左半部分展示了涉及16个网格节点和不断增加的数据量的测试,右半部分则展示了固定数据量(25 MB)和不断增加的参与网格节点数量的相同组通信测试。从图中可以观察到,HOC广播实现具有明显优势,其散射和广播操作的通信时间随着参与网格节点数量的翻倍呈线性增长,而不是指数增长。
2. HOC的自适应能力
代码参数不仅可用于组件定制,还可用于组件自适应。定制是在组件的并行处理模式中设置特定操作,而自适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