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浓度预测与空气质量
1. 引言
PM2.5,即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因其能够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癌症等严重健康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准确预测PM2.5浓度不仅有助于保护公众健康,还能为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模型,来提高PM2.5浓度预测的准确性。
2. 数据集与特征选择
2.1 数据集介绍
为了建立可靠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我们使用了一个包含12种气象参数的数据集。这些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它们对PM2.5浓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数据集的时间跨度为多年,覆盖了多个城市的观测记录。
2.2 特征选择的重要性
在构建预测模型时,选择合适的特征是提高模型性能的关键。过多的无关特征会引入噪声,降低模型的泛化能力;而过少的特征则可能导致模型欠拟合。因此,特征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预处理步骤。本文探讨了几种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包括相关系数法、选择K最佳特征和XGBoost等。
2.2.1 相关系数法
相关系数法通过计算各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筛选出与目标变量高度相关的特征。具体步骤如下:
- 计算每个特征与PM2.5浓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 设置一个阈值(如0.5),保留相关系数大于该阈值的特征。
- 对保留下来的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去除冗余特征。
2.2.2 选择K最佳特征
选择K最佳特征是一种基于评分的特征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5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