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3C-NE
文章平均质量分 84
H3C-NE知识点
李秋天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第34章-WLAN
① 定义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技术;② WLAN技术:Wi-FiWAPI:中国强制标准;例子:苹果手机 -- 设置 -- 国行(无线局域网设置) -- 日行(Wi-Fi)原创 2024-06-12 11:48:00 · 519 阅读 · 0 评论 -
第33章-NFV概述
增量不增收: 业务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流量的增长需要不断扩容现有的网络,增加带宽,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由于政府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及营收模式的限制导致运营商收入并没有随着流量的增长而增长,反而和流量的剪刀差越来越明显。业务交付慢: 由于各设备系统封闭,缺乏标准的开放接口和自动化的部署工具,因此每开通一个新业务,要求各设备之间配合设计、开发和调试,涉及到各个部门、不同厂商的协调,而且硬件设备需要挨个站点安装、升级和调试,整个周期很长,无法满足客户业务快速上线的需求。原创 2024-06-12 11:42:37 · 1270 阅读 · 0 评论 -
第32章-SDN概述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软件定义网络并非一个具体的技术,而是一种网络的SDN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将网络规划成了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软件、硬件、转发平面和控制平面) 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其特征属性包括下面几点: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分离:传统网络的控制能力分散在每一台网络设备中。通过协议标准抽象,传统网络设备分散的控制能力被抽离集中,形成控制器,而网络协议和网络硬件等设备能力被标准化,通过标准的协议接口与控制器通信。原创 2024-06-12 11:21:44 · 1294 阅读 · 0 评论 -
第31章-虚拟化技术基础
虚拟化是资源的逻辑表示,并不受物理资源所处的位置影响。通过在物理硬件层之上添加虚拟化层,将硬件层的资源抽象成另一种形式的资源,把新的资源称为虚拟资源,从而提供给上层操作系统或者应用使用。原创 2024-06-12 10:32:28 · 812 阅读 · 0 评论 -
第30章-配置4G5G
1. 4G/5G的概念2. 4G/5G的标准3. 4G/5G的接入方式4. 4G/5G的配置5. 4G/5G的维护命令1. 4G/5G的概念1.1 发展历史3G技术,1985 年提出,2000 年左右才进入商用。LTE一般被称为 4G,最早由ITU3GPP在2004 年底提出,在 2009 年正式完成标准的制定并部分规模进入商用,相对于NR 一般被称为 5G,基于 OFDM 的全新空口设让的全球性 5G 标准原创 2024-05-06 10:01:58 · 1317 阅读 · 0 评论 -
第29章-SR技术概述
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简称 SR)是基于源路由理念而设计的在网络上转发数据包的一种协议。SR 将网络路径分成一个个段,并且为这些段和网络节点分配 Segment ID(SID)。通过对SID进行有序排列 (Segment List,SID 列表), 就可以得到一条转发路径。SR采用源路径选择机制,预先在源节点封装好路径所要经过节点分配的SID(Segmentdentifier,段标识),当报文经过 SR 节点时,该节点根据报文的SID对报文进行转发。原创 2024-05-06 09:53:18 · 1502 阅读 · 1 评论 -
第28章-PPPoE
第2步:PPPoE Server在收到PADI之后,发送回PADO(PPPoE Active Discovery Offer)报文,其中包含了PPPoE Server的AC-name(Access Concentrator's name)信息和可以提供的服务信息Service-Name,以供 PPPoE Client 进行选择。在如上图所示的组网中,PPPoE Client先将用户数据封装为PPP,再将PPP封装到以太网帧中,PPP中相关的验证信息将会送给PPPoE Server进行PAP或CHA验证。原创 2024-05-06 09:47:27 · 1151 阅读 · 0 评论 -
第27章-配置PPP
1.1 背景引入以太网使用双绞线,广域网使用光纤;① 定义:PPP协议即点到点协议;② 应用场景:在串行线路上运行;主要是广域网③ 特点:支持身份验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地址自动协商:自动分配IP地址;③ 现实场景:运营商对接宽带用户;1.2 广域网运行的协议HDLC协议:支持同步串口;PPP协议:支持同步和异步串口;同步("打电话"):发多少收多少且确认收到再发;时钟频率异步("发短信"):我发我的,你收你的;对比:同步成本比异步成本大;1.3 对比802.1X。原创 2024-05-06 09:42:45 · 684 阅读 · 0 评论 -
第26章-广域网基本原理
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1.1. 产生背景1.2. 广域网与OSI参考模型的联系1.3. 连接方式2. 点到点广域网技术3. 分组交换广域网技术。原创 2024-04-02 11:12:03 · 268 阅读 · 0 评论 -
第25章-网络地址转换
1)定义: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通过把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使私有IP地址主机可以访问互联网,来解决公网地址不够用的问题。即解决回包的问题。2)工作机制:做一对一静态绑定技术;原创 2024-04-02 11:08:38 · 89 阅读 · 0 评论 -
第24章-用访问控制列表实现包过滤
① 定义:ACL(Acce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用于数据包的匹配和筛选;ACL本身不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和操作;场景1:1.0网段不能访问2.0网段。前提条件是判断哪些数据包是1.0网段访问2.0网段的;重点是如何进行识别而不是如何进行控制。即通过ACL技术识别需要的数据包,识别完后,再利用基于ACL的包过滤来实现。② 功能:访问控制(ACL + Packet-filter):ACL + 包过滤路由控制(ACL + Route-policy):ACL + 路由策略;原创 2024-04-01 11:02:27 · 540 阅读 · 0 评论 -
第23章-OSPF基础
算法原理:1)定义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度量值:cost,cost与带宽成反比RIP:RIP是距离矢量度量值:跳数2)优点① 更大的扩展性② 快速收敛③ 安全可靠④ 减少网络资源的浪费3)缺点消耗更多的内存和处理能力4)IP协议OSPF只支持IP协议协议号:894)IS-IS协议。原创 2024-04-01 10:59:18 · 1260 阅读 · 0 评论 -
第22章-路由协议概述
1)概述:路由协议(Routing Protocol):计算、维护路由信息的协议;功能:根据相应的算法产生路由,确定路由的有效性,维护路由;常见路由协议:RIP、OSPF、BGP等;2)路由协议与可路由协议路由协议:实现路由选择的协议,根据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信息交换方式,动态地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从而实现网络中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可路由协议:是指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的协议。这些协议使用网络层地址(如IP地址)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原创 2024-04-01 10:51:32 · 632 阅读 · 0 评论 -
第21章-直连路由和静态路由
原理:为每个vlan创建一个虚拟的三层vlan接口,(三层vlan接口 == 路由器接口);交换机划vlan隔离广播域,在二层无法通信,但三层要实现不同vlan之前的通信;① 如果下一跳所在接口是点到点接口,可以指出接口的方式来配置静态路由;② 如果下一跳所在接口是以太网接口,只能以指下一跳来配置静态路由;在路由器中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不会自动更新,需要手动修改和维护;② 当数据包在路由表中匹配不到明细路由时,按照默认路由转发;1)定义:指路由器接口直接相连的网段的路由;配置:为vlan接口配置IP地址;原创 2024-04-01 10:46:22 · 516 阅读 · 0 评论 -
第20章-IP路由原理
1. 定义路由器:异构网络互联机制;路由:指导路由器如何进行数据发送的路径信息;路由表:目的地址、下一跳、出接口等;2. IP连通的条件沿途的每台路由器上都有到达目的的网段的路由信息;路由是单向的路径信息,沿途每台路由器都要有往返双向路由信息;3. 整体流程① 第一台路由器收数据包;② 选择合适的路径;③ 路由器与路由器传递;(逐跳转发)④ 最后一台负责将数据包交给目的主机;例子:接力赛4. 场景。原创 2024-04-01 10:36:09 · 1381 阅读 · 0 评论 -
第19章-IPv6基础
③ 终端使用路由器回复的前缀+接口标识符/前缀长度,自动产生IPV6全球单播地址;② 本地环回地址:::1/128;⑤ 全球单播地址:2000::/3;[IPV4公有地址];标识一组接口:FF00::/8;③ 链路本地地址:FE80::/10;[IPV6接口标识符] == [IPV4主机位];[IPV6前缀长度] == [IPV4子网掩码];① 未指定地址:::/128;用于智能寻路,寻找最近的下一跳,从单播地址中分配;④ 站点本地地址:FEC0::/10;[IPV6前缀] == [IPV4网络位];原创 2024-03-02 22:28:53 · 687 阅读 · 0 评论 -
第18章-DHCP
①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② 运行条件:C/S模式;③ 报文:UDP方式封装;④ 端口:服务端端口-67;客户端端口-68;⑤ 报文发送方式:广播;原创 2024-03-02 22:23:09 · 387 阅读 · 0 评论 -
第17章-文件传输协议
场景:远端主机和本地服务器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应用场景:远端服务器和本地主机之间传输文件;协议:TCP;要点:支持口令验证,支持指定文件传输类型,设定文件的存取权限;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协议:UPD传出速率:几K;端口:69号端口功能:只有数据传输功能,不提供身份验证,目录列表等功能;原创 2024-03-02 22:19:13 · 454 阅读 · 0 评论 -
第16章-DNS
① 诞生:1983年;② 定义: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例如,"www.baidu.com";③ 要点:计算机无法识别域名,且没有域名的寻址机制;(IP协议 — IP寻址)① 定义:域名系统② 功能:用于域名和IP地址的相互解析;翻译:把域名翻译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原创 2024-03-02 22:15:38 · 766 阅读 · 0 评论 -
第15章-IP子网划分
网络地址:用于标识一个网络;主机地址:主机所在位置;广播地址:向该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的特殊地址;可用地址:可分配给网络中的节点或网络接口的地址;原创 2024-02-26 14:11:28 · 978 阅读 · 0 评论 -
第14章-配置链路聚合
1)背景:场景:两台交换机互连;a. 连通性;b. 高质量通信;功能:高带宽、高可靠性;方案1:生成树协议阻塞端口;缺点:浪费资源;2)定义多个物理以太网链路聚合在一个逻辑上的聚合端口组;物理 —— 逻辑;3)优点① 增加链路带宽:分散流量负载;② 提供链路可靠性:监控端口,动态备份;③ 逻辑一条线:无环路;④ 无需STP计算,端口不会被阻塞;4)广播问题不会产生广播5)负载分担也称为负载均衡:聚合后的链路会基于流自动负载分担;多个流自动平均的分担在每条线路上;原创 2024-02-26 09:38:08 · 435 阅读 · 0 评论 -
第13章-交换机端口安全技术
1)定义:用户连接交换机的端口,即可获得所有信息资源2)问题:① 信息安全隐患② 经济损失3)解决方法:地址绑定、端口隔离、接入认证。原创 2024-02-26 09:35:51 · 230 阅读 · 0 评论 -
第12章-生成树协议
原则3:比较发送CFG BPDU的网桥的PID(Port ID,端口ID)。如果发送CFG BPDU的网桥的BID也相同(如B1、B2之间有两条链路),那么发送CFG BPDU的端口的PID最小者所对应的端口当选,即比较对端端口的PID,谁的对端PID小谁就当选。如果发送CFG BPDU的网桥的PID也相同(对端只有一个网桥一个端口通过Hub接人本端的两个端口),那么就比较本网桥的多个端口的PID,谁的PID小谁就当选。如果路径开销相同,则发送CFG BPDU的网桥的BID最小者所对应的端口当选,原创 2024-02-26 09:32:18 · 1674 阅读 · 0 评论 -
第11章-配置VLAN
当出现网络拓扑结构变更的情况时人力成本较大;使用VLAN的优点:管理和控制、安全性、广播控制、灵活性和扩展性、节省成本;1)定义: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对连接到的第二层交换机端口的网络用户的逻辑分段不受网络用户的物理位置限制而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分段;2)功能:用于在二层网络中隔离广播域;(三层有路由器,可以直接被隔离)3)特点:"不同VLAN的设备在二层网络中无法互相通讯";4)异构网络连接:三层交换机;原创 2024-01-24 09:14:23 · 913 阅读 · 0 评论 -
第10章-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①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通过识别MAC地址进行数据转发的设备;② 全称又叫以太网交换机,只有在以太网中有交换机,点对点网络就没有交换机;③ 功能:交换机连接多个PC机,形成一个网段;原创 2024-01-23 16:39:33 · 2617 阅读 · 0 评论 -
第9章-网络设备基本调试
定义:是一种有条理的过程,可以发现并减少计算机程序或电子硬件中的错误或缺陷数量,从而使其表现出预期的效果;是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或系统中的错误,缺陷,错误,故障或错误的常见术语,这些会导致产生意外的结果,或导致其行为异常。-i interval:设置发送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I interface:设置要使用的网络接口。-s packetsize:设置数据包的大小。-W timeout:设置等待响应的超时时间。-l preload:设置发送的数据包数量。-w deadline:设置等待响应的时间。原创 2024-01-23 16:35:21 · 1176 阅读 · 0 评论 -
第8章-网络设备文件管理
① 设备以文件的方式对运行所需的数据进行存储;② Linux;文件:文件是以计算机硬盘为载体的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信息集合;原创 2024-01-23 16:29:28 · 878 阅读 · 0 评论 -
第7章-命令行操作基础
display ip interfacebrief 【查看所有三层接口的摘要信息,接口的IP地址/接口的连通状态;[通电物理上的up和逻辑上的down]】【清空保存的配置[用户视图],恢复出厂设备】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当前的所有配置】;① Console线缆 —— Console口 —— RJ45+DB9;【接口的详细信息、具体的】【撤销清除命令(刚配的东西清掉)】【重启命令[用户视图]】【保存当前配置[系统视图]】③ 散布的情况,后期管理配置,远程;原创 2024-01-22 10:49:05 · 449 阅读 · 0 评论 -
第6章-路由器、交换机及其操作系统介绍
1、路由器CR系列CR16K:① 自主研发;② Comware V7网络操作系统;③ 应用场景:运营商IP骨干网、数据中心骨干互联节点、大型IP网络的核心和汇聚;SR系列SR8800:① 分布式处理;② 支持12个业务版插槽;③ 路由交换一体化;MSR系列MSR56:① 面向行业分支机构;② 高性能多核CPU;③ 公开软硬件接口及标准规范的开放平台;2、交换机:规模化、自动化、可编程、实时可见S10500系列、S7500系列。原创 2024-01-22 10:45:50 · 1456 阅读 · 0 评论 -
第5章-TCP和UDP基本原理
③ 主机A回应主机B,对该确认再做确,再产生序列号;② 主机B回应主机A,a. 确认收到,产生一个ack:a+1;Data Offset(数据偏移):标识数据分段在完整数据中的位置,进行数据重组;① 主机A向主机B发送请求,第一个数据包,产生一个seq:a;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无连接,不可靠;② 主机B向主机A回应: a. ACK确认收到请求,b. FIN请求结束。URG(紧急指针字段标志):紧急开关位,优先转发;RST(重置连接):无法正常连接,死机、断线;原创 2024-01-22 10:20:08 · 1139 阅读 · 0 评论 -
第4章-IP基本原理
IP协议:IP协议是网际互连协议;工作层次:网络层;封装:IP头部封装;特点:不关心、不保证、不维护;不可靠的、无连接的;TCP/IP协议栈(协议堆叠):ARP、RARP、ICMP、IGMP;1、RARP协议逆向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根据本机的MAC地址,查询本机的IP地址;场景:早期的网吧 → 无盘工作站2、ICMP定义: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tracert命令:路由跟踪;3、代理ARP。原创 2024-01-22 10:08:06 · 1473 阅读 · 0 评论 -
第3章-局域网基本原理
从网络类型的划分来看,它是三大网络类型之一;从本身的定义来看,就是局域地区形成的一个区域网;特点是分布地区范围有限,可大可小;场景:办公室、楼;功能:在一个较小的物理范围内为计算机提供资源共享和通信服务;原创 2024-01-22 09:56:33 · 1065 阅读 · 0 评论 -
第2章-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
端口号:是用于标识应用程序或服务的数字。① 面向连接的服务:提供可靠的报文序列服务,发送方确信它发送的报文已经到达目的地,如果报文丢失,发送方重新发送。可路由协议:是指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的协议。② 无连接的服务: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事先建立好一个连接,资源尽力转发报文,不保证确切的服务质量。1)封装:指网络节点将要传送的数据用特定的协议打包传送,会在原有数据之前加上封装头,某些协议还会在数据之后加上封装尾;① 提供会话服务:利用传输层提供的端到端服务,向表示层或会话层提供会话服务;原创 2024-01-22 09:46:41 · 1393 阅读 · 0 评论 -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1)计算机:是一个处理数据的机器。接受用户的数据输入,再通过事先编写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2)自治计算机: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它具有自我管理、自治、去中心化等特点(适应不可预测的变化)。3)非自治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控制的计算机,其运行和控制都由中央处理器完成。特点:集中控制,无法独立完成任务。原创 2024-01-22 09:27:21 · 109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