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配置PPP

本文详细介绍了PPP协议的工作机制,包括LCP和NCP阶段,以及验证方式(PAP和CHAP)。重点讨论了PPP-MP的多链路捆绑技术,及其在广域网中的应用,与802.1X协议的对比。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概述

2. 工作机制

3. 验证

4. PPP-MP


1. 概述

        1.1 背景引入

        以太网使用双绞线,广域网使用光纤;

        ① 定义:PPP协议即点到点协议;

        ② 应用场景:在串行线路上运行;主要是广域网

        ③ 特点:

        支持身份验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

        地址自动协商:自动分配IP地址;

        ③ 现实场景:运营商对接宽带用户;

        1.2 广域网运行的协议

        HDLC协议:支持同步串口;

        PPP协议:支持同步和异步串口;

        同步("打电话"):发多少收多少且确认收到再发;时钟频率

        异步("发短信"):我发我的,你收你的;

        对比:同步成本比异步成本大;

        1.3 对比802.1X

        802.1X:支持身份验证+地址协议;(手动配置)

        PPP:支持身份验证+地址协议;(自带属性)

2. 工作机制

        2.1 LCP阶段

        链路层控制协议:协商数据链路层参数;

        协商的对象:

        ① 双方是SP还是MP;

        SP和MP:MP:多条PPP捆绑为一条聚合PPP;SP:单线的PPP;

        ② MRU;

        对比:MTU-网络层的最大传输单元);

        MRU:PPP的最大传输单元;

        ③ 魔术字;

        目的:用于防环;

        原理:每向对面发出一个LCP报文,随机产生一个6位数的魔术字,检测收发的魔术字是否一样,如果一样,消息绕一圈就绕回来了,就有环。

        2.2 验证阶段

        可有可无

        2.3 NCP阶段

        协商网络层参数:IP地址协商;

        功能:互相通告对方的IP地址后,产生一条精确路由;

        2.4 结果

        双方互相连通;

3. 验证

        3.1 验证方式

        PAP:两次握手:用户名+密码在网络中明文传输;

        CHAP:三次握手:密码不在网络中传出;

         3.2 验证分类

        单向验证:主验证方对被验证方进行验证

        双向验证:双方互相验证

4. PPP-MP

        4.1 定义:

        将多个PPP链路捆绑后当作一条链路使用;

        功能:增加带宽、负载分担、链路备份、降低报文延迟;

        4.2 捆绑方式:

        ① 虚拟模板接口(Virtual Template)

        ② MP-Group接口

        4.3 注意点:

        IP地址配置在MP口上

        身份验证配置在物理口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李秋天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