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3C-HCL实验
NE、SE、IE
李秋天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FIB表与快速转发表实验
路由器一旦连接了某个网段,会自动的为对端生成一个具体的IP地址,即主机路由。13、再次查看,快速转发表会消失,快速转发表不会很庞大,也不会长时间保留,都是临时表项,节约路由器的资源。3、查看邻居状态,一直处于2-way状态,要等待30秒,因为是在进行选举DR/BDR。10、再次查看无效路由,事实是存在的,但是次优路径;11、在R2查看快速转发表,发现是空白的状态,因为还未经过数据包。5、再次查看路由表的详细参数,发现每条路由有较为详细的信息。8、查看R2的路由,显示的都是活跃路由,即最优路由。原创 2023-11-23 09:55:38 · 210 阅读 · 0 评论 -
FIB表与快速转发表工作原理
与此同时,系统记录报文中的5元组信息,再高速缓存中会生成相应的快速转发信息。路由器常规转发报文的流程: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报文后,将它从接口存储器拷贝至CPU中,CPU会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寻找FIB表中与之匹配的转发项,最终确定一条最佳的路径。系统的控制平面会发现新的路由信息,根据路由信息更新到自己的路由表中,生成新的Active状态的路由表项,再更新至FIB表。例如,在某些高端交换机启动后,FIB表被系统加载到接口业务板的硬件中,数据报文再通过硬件转发,不需要再通过CPU转发,可以大大降低转发时延。原创 2023-11-23 09:50:24 · 1280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工程综合试题(二)
1. SR技术有哪些缺点?SR(Segment Routing)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编程技术,它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部署复杂性:SR技术需要对网络进行改造和升级,包括更新网络设备的固件、配置新的路由协议和协议扩展等。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并且可能会导致网络中断或不稳定。学习成本:SR技术相对于传统的IP路由技术来说,有一定的学习曲线。网络管理员和工程师需要学习和理解SR的概念、原理和配置方法,以及相关的协议和技术。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培训。原创 2023-10-30 21:05:13 · 516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工程综合试题
网络工程原创 2023-10-30 20:58:36 · 355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PPP实验
1. R1 和 R2 使用 PPP 链路直连,R2 和 R3 把 2 条 PPP 链路捆绑为 PPP MP 直连。3. R2 对 R1 的 PPP 进行单向 chap 验证。4. R2 和 R3 的 PPP 进行双向 chap 验证。2. 配置R1和R2的IP地址,并检测ping通性。查看配置,接口是down,对端还没配置。在R2和R3做chap认证,并做捆绑。2. 按照图示配置 IP 地址。配置用于chap的认证密码。1. 连接设备并重命令。3. 在R2配置验证。端口关闭重启再次查看。原创 2023-07-14 22:19:13 · 797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PPPoE实验
8. 在 R1 上配置默认路由,并配置 EASY IP,使 PC3 可以访问互联网。6. 创建 PPP 模板,配置服务端公网 IP 地址,并配置验证模式(调用域配置),绑定地址池。2. 配置 R2 为 PPPoE Server,为 R1 提供 PPPoE 拨号服务,并为 R1 自动分配公网 IP 地址。3. 配置 R1 为 PPPoE Client,自动进行拨号,永久在线,并能够自动获得公网 IP 地址。10. 在 R1 上检查,发现已经拨号成功,并获得了公网 IP 地址,PC3 也可以访问互联网。原创 2023-07-16 13:36:40 · 926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三层交换机实验
2. PC2 属于 Vlan10,PC3 属于 Vlan20,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 Vlanif 三层接口实现 Vlan10 和 Vlan20 三层互通。3. 在 SW1 上对 Vlan10 和 Vlan20 开启 Vlanif 接口,并配置 Vlanif10 接口 IP 地址为 Vlan10 的网关地址 192.168.1.254/24,配置 Vlanif20 接口 IP 地址为 Vlan20 的网关地址 192.168.2.254/24。1. 按照图示为 PC2 和 PC3 配置 IP 地址和网关。原创 2023-07-16 13:35:20 · 1400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三层vlan实验
3. 在 SW1 上对 Vlan10 和 Vlan20 开启 Vlanif 接口,并配置 Vlanif10 接口 IP 地址为 Vlan10 的网关地址 192.168.1.254/24,配置 Vlanif20 接口 IP 地址为 Vlan20 的网关地址 192.168.2.254/24。2. PC2 属于 Vlan10,PC3 属于 Vlan20,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 Vlanif 三层接口实现 Vlan10 和 Vlan20 三层互通。3. PC2 和 PC3 可以互通。5. 测试Ping 通 性。原创 2023-07-15 00:17:35 · 1001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链路聚合实验
2、在SW1和SW2的两条直连链路上配置链路聚合,实现链路冗余,并可以增加传输带宽。4、中断SW1和SW2之间的一条直连链路,测试PC3和PC4是否仍然能够继续访问。6、中断SW1和SW2之间的一条直连链路,测试PC3和PC4是否仍然能够继续访问。3、SW1和SW2之间的直连链路要配置为Trunk类型,允许所有vlan通过。4、SW1和SW2之间的直连链路要配置为Trunk类型,允许所有vlan通过。3、在SW1和SW2的直连链路上配置链路聚合。1、按照图示配置PC3和PC4的IP地址。原创 2023-07-15 00:10:30 · 1102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静态路由配置实验
2、R1,配置R1的接口IP地址,配置3.0、4.0、5.0网段与接口IP地址192.168.2.2的映射。5、创建vlan 10和vlan 20加入到g1/0/1和g1/0/2口,配置IP地址。4、配置R3的接口IP地址,配置1.0、2.0、5.0网段与接口的映射关系。3、配置R2的接口IP地址,配置1.0、4.0、5.0网段与接口映射关系。7、配置交换机access口,放行vlan 10和vlan 20。PC1和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1、理解静态路由的运行原理。2、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原创 2023-07-15 00:07:53 · 1796 阅读 · 1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单臂路由实验
7. 配置结束后,在 R1 上查看路由表,会发现已经产生了到达192.168.1.0/24网段和192.168.2.0/24网段的直连路由,出接口分别指向各自子接口,证明路由器已经可以对 Vlan10 和 Vlan20 间的数据进行三层转发了。在 SW2 上创建 Vlan10 和 Vlan20,并把 g1/0/1 接口加入 Vlan10,把 g1/0/2 接口加入 Vlan20。2. PC3 属于 Vlan10,PC4 属于 Vlan20,配置单臂路由实现 Vlan10 和 Vlan20 三层互通。原创 2023-07-14 22:49:53 · 683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RIP实验
4. 在R1配置RIP,进程号默认为1,直接宣告网段。但没有172.16.1.0,因为rip会认为1.0和0.0是同一个网段,没有携带子网掩码。6. 查看:子网掩码是16位,但要求是24位,因为RIP v1不携带子网掩码。9. 但172.16.0.0/16还存在,则要等180秒才消失,直接重置进程。问题:172.16.0.0/16对应了2个接口,可能会产生环路。10. 在R1和R3的协议试图下静默接口。12. 给R3 RIP配置密码。5. 同理,宣告R2和R3。3. 配置R3的IP地址。原创 2023-07-14 22:41:54 · 484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OSPF配置实验
所以,连接area1 g0/1的接口ip地址是100.3.3.1/24,连接area0 g0/0的接口ip地址是100.1.1.1/24。g0/1口连接的100.2.2.0/24网段的IP地址为100.2.2.2/24。连接100.2.2.0/24网段的g0/0接口的IP地址为100.2.2.3/24,连接100.4.4.0/24网段的g0/1接口的IP地址为100.4.4.3/24。R4连接的是area1区域,所以接口g0/0连接的100.3.3.0/24网段的接口IP地址为100.3.3.4/24。原创 2023-07-14 22:14:38 · 4245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NAT实验
4. 私网 A 通过 NAPT 使 Vlan10 和 Vlan20 都能够使用 R1 的公网地址访问互联网。6. 私网 A 配置 NAT SERVER 把 FTPA 的 FTP 服务发布到公网,使 PCB 可以访问。5. 私网A配置NAT SERVER把FTPA的FTP服务器发布到公网,使PCB可以访问。2. 私网 A 通过 R1 接入到互联网,私网 B 通过 R3 接入到互联网。2. 配置IP地址,R1和R2上配置默认路由指向公网,私网A内部配置单臂路由。私网B通过在R3上配置EASY IP访问互联网。原创 2023-07-14 22:12:14 · 1403 阅读 · 1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IPv6实验
2、为R1配置全球单播地址2001::1/64,使PC3能够自动生成与R1同一网段的IPv6地址3、测试R1和PC3是否能够使用全球单播地址互通。3、在R1上查看g0/0接口的IPv6信息,发现已经生成了前缀为FE80的IPv6地址,该地址属于链路本地地址。6、在R1的g0/0接口上配置IPv6全球单播地址2001::/64,并解除RA消息抑制。1、在R1和PC3上开启IPv6链路本地地址自动生成,测试是否能够使用链路本地地址互通。4、PC3上开启IPv6链路本地地址自动生成和查看地址命令和R1一致。原创 2023-07-14 21:34:23 · 611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DHCP中继实验
2、配置R1为DHCP服务器,能够跨网段为192.168.2.0/24网段自动分配IP地址。启动DHCP服务 — 配置地址池1 — 配置192.168.3.0网段 — 配置网关192.168.3.1。启动DHCP服务 — 配置地址池2 — 配置192.168.2.0网段 — 配置网关192.168.2.1。查看R3的IP地址:获取失败,默认169.254网段;在R3上查看:重启接口,发现还行获取失败;配置PC机IP地址:设置DHCP自动获取。配置R3接口的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配置R1接口的IP地址。原创 2023-07-14 21:24:59 · 1354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DHCP实验
2、配置R1为DHCP服务器,提供服务的地址池为192.168.1.0/24网段,网关为192.168.1.254,DNS服务器地址为202.103.24.68,202.103.0.117。2)创建1号地址池,宣告网段192.168.1.0/24,网关为192.168.1.254,DNS为202.103.24.68和202.103.0.117。4、PC3和PC4都能获取到192.168.1.0/24网段的IP地址。1、按照图示为R1配置IP地址。2、配置R1的接口IP地址。3、配置R1的DHCP服务。原创 2023-07-14 21:22:18 · 767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ACL实验
1)192.168.1.0/24 网段不允许访问 192.168.2.0/24 网段,要求使用基本 ACL 实现。7. PC1 可以访问 SERVER1 的 TELNET 服务,但不能访问 FTP 服务。8. PC2 可以访问 SERVER1 的 FTP 服务,但不能访问 TELNET 服务。2)PC1 可以访问 SERVER1 的 TELNET 服务,但不能访问 FTP 服务。3)PC2 可以访问 SERVER1 的 FTP 服务,但不能访问 TELNET 服务。4. 配置PC3的IP地址。原创 2023-07-14 21:17:37 · 1020 阅读 · 0 评论 -
H3C-HCL-SE-“01-路由备份与链路聚合实验“
实现R1和R2学习到的是聚合路由,而不是明细路由,要在R3配置聚合路由。RIP的聚合是出方向的聚合,聚合完之后在发出去,所以配置在G0/1接口上。而且,是R3的路由传给R2,RIP是一跳一跳的传。静态路由的聚合在R1上配置,配置一条聚合路由即可,并修改优先级。5、要求 R1 上到达所有业务网段优先走 R2,当 R2 的链路故障时,自动切换到走 R3。查看R1的静态路由,同时存在RIP和静态,优先选择静态。3. 进入R1,配置静态路由,R1到R3运行静态。1)进入R1,关闭自动聚合,宣告网段。原创 2023-06-26 15:25:32 · 1498 阅读 · 0 评论 -
H3C-HCL模拟器-STP生成树协议实验
边缘接口的存在是为了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性能。由于边缘接口连接的是终端设备,这些设备通常不会产生环路,因此不需要参与生成树协议的计算和决策。边缘接口通常是指那些不会连接到其他交换机或生成树的冗余路径的接口。H3C交换机千兆口的cost默认是20,把SW2的g1/0/2接口的cost改为100;SW4是根网桥,根据STP计算,闭塞端口应该在SW1上;方法:使得SW2到SW1的cost比SW4到SW1更大;7)修改配置:把SW1连接PC的所有接口配置为边缘接口。协议的计算开销,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原创 2023-06-15 20:40:49 · 2494 阅读 · 2 评论 -
H3C-HCL模拟器常用命令及其操作演示
13)Ctrl+w:以字符串为单位进行删除;Ctrl+x:以行为单位进行删除。6)Ctrl+z 或 Return:直接退到用户视图。1)进入用户视图:启动默认就是用户视图 "< >"8)帮助命令:空格翻页,Ctrl+C终止显示。设备1:路由器"MSR36-20";15)查看当前视图下配置了哪些参数。5)退出当前模式或返回上一级模式。14)查看设备当前生效的配置参数。12)显示历史的最后10条命令。2)进入系统视图:"[ ]"7)用户视图查看接口IP地址。4)配置接口IP地址。11)Tab键命令补全。原创 2023-06-14 20:02:12 · 9743 阅读 · 0 评论 -
H3C-Cloud Lab-实验-交换机端口802.1X配置实验
2.在SW1所有连接PC的接口上配置开启802.1X验证,使接入的终端需要进行身份验证。5. 创建一个端口隔离组,实现三台PC无法互相访问。4.创建一个端口隔离组,实现三台PC无法互相访问。3.创建一个用户身份验证的用户。3. 在SW1上开启802.1X身份验证。4. 创建一个用户身份验证的用户。1.按照图示配置IP地址。2. CRT连接设备。原创 2023-07-14 21:09:56 · 858 阅读 · 0 评论 -
H3C-NE-实验-VLAN和Trunk实验(一)
依次为192.168.1.1/24、192.168.1.2/24、192.168.1.3/24、192.168.1.4/24。因为4台PC机都在同一个网段,H3C交换机默认端口也是属于Access口,即都在vlan 1,所以4台PC机之间是全部能通的。3)创建vlan 10和vlan 20,并划分所属端口。PC3和PC5能通;PC4和PC6能通;PC3和PC4不通;4)将g1/0/3端口改为Trunk口。2)查看初始的vlan、端口属性。3. 配置交换机1,划分广播域。2. 检测Ping通性。原创 2023-05-18 17:48:24 · 2452 阅读 · 0 评论 -
H3C-HCL模拟器-VLAN划分实验
创建vlan 10,加入到g1/0/1口;创建vlan 20,加入到g1/0/2口;将g1/0/3口配置为trunk,并放行vlan 10 20;依次为192.168.1.1/24、192.168.1.2/24、192.168.1.3/24、192.168.1.4/24;2. SW1和SW2上分别创建vlan10和vlan20,要求PC3和PC5属于vlan10,PC4和PV6属于vlan20。创建vlan 10,并加入到端口g1/0/1;再次查看vlan信息;创建vlan 20,加入到g1/0/2口;原创 2023-06-18 20:40:28 · 2529 阅读 · 0 评论 -
H3C-NE实验-配置管理实验
2)在R上save配置文件后,主机登录FTP,把R的配置文件copy备份;2)删掉startup.cfg、startup.mdb。3)删掉R的配置文件后,利用主机恢复R的配置文件;1)在搜索框输入“ftp://1.1.1.1”2)在Host中把原来的文件copy回去。1. 在路由器上创建用户并保存配置文件。1)在R上搭建FPT服务器,并创建用户。1)把路由器R配置为FTP服务器;3)在R中设置开启启动配置文件。4)检查是否已经配恢复。1)配置R的ip地址。2)检查是否已被清除。原创 2023-05-13 21:58:53 · 755 阅读 · 0 评论 -
H3C-NE实验-Telnet实验
Host机接口接VirtualBox Host-Only 接口,即虚拟接口;2. 在网络连接面板,配置Host地址,使路由器和Host成为一个网段。1. 登录路由器,配置路由器相关信息,包括路由器的名称、接口地址。1. 在电脑搜索栏,搜“程序”,确保Telnet服务开启。实验工具:H3C Cloud Lab、SecureCRT。3. 路由器ping Host,检测连通性。1)打开CRT,连接路由器。5)设置同时访问的用户数量。4)设置用户级别和权限。6)设置接入验证的模式。2)创建用户名和密码。原创 2023-05-13 14:01:33 · 915 阅读 · 0 评论 -
H3C-NE实验-抓包实验
H3C-NE-数通-抓包实验原创 2023-05-11 22:46:02 · 3001 阅读 · 1 评论 -
H3C设备常用命令(一)
【查看所有三层接口的摘要信息/接口的ip地址/接口的连通状态】命令可以简写到2~3个字符,不能只简写1个。【撤销清除命令[刚配的东西清除掉]】【接口的详细信息、具体的信息】【更改设备名称[在系统视图]】【清空保存的配置[用户视图]】【保存当前配置[系统视图]】【查看当前设备的所有配置】【查看哪些命令正在生效】【重启命令[用户视图]】Tab键自动补全命令。原创 2023-05-13 14:21:20 · 3342 阅读 · 0 评论 -
H3C-HCL模拟器环境搭建、CRT连接、CRT美化
管理员身份运行cmd:"bcdedit /set hypervisorlaunchtype off"5)会话名称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也可默认不改;3)Telnet设置完成后,单击"Connect";2)启动CRT,单击"Quick Connect"1)Windows 10在程序和功能中关闭;1)在CRT中新建"New Session"进入"Session Options"1. 安装H3C Cloud Lab。1)启动HCL,添加设备并启动。2)查看Telnet地址。2)背景色与字体设置。原创 2023-06-14 19:54:30 · 316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