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CIA题库
文章平均质量分 89
HCIA-题目内容解析
李秋天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HCIA-H12-811题目解析(13)
解析:主机A想要访问主机B,会用自己的掩码匹配对端的IP,如果在同一网段内才可以互相通信,10.0.12.1/30的掩码可以主机只有10.0.12.1和10.0.12.2,主机的广播地址是10.0.12.3,主机B的广播地址是10.0.12.255,所以主机A无法访问主机B,如果把主机A和主机B的掩码都改成相同,如果是30位,主机B的广播地址是10.0.12.7,不在同一广播域内也是无法访问,只有都改成24位才可以访问,综上所以选C。若在MAC地址表,若目的MAC对应端口是接收端口,丢弃,否则转发。原创 2024-01-19 10:36:42 · 2198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12)
解析:SWA为根桥,发出来的配置BPDU的根路径开销为0SWC的G0/0/2收到从SWA发过来的配置BPDU的根开销为0,当SWC把配置BPDU转发给SWD的时候会加上进接口开销200,因此SWD收到的配置BPDU里面的根开销还是200注意:这里说的是收到的,并不算自己后续的处理。解析:ACL规则的匹配顺序,支持两种匹配顺序,即配置顺序和自动排序。解析:由于SWA的桥优先级最低,所以当该网络稳定后,SWA为该网络的根桥,所以在“SWA”上修改配置BPDU的发送周期,可以影响STP配置BPDU的发送周期。原创 2024-01-19 10:20:11 · 1558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11)
Ethernet Ⅱ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6+6+2+46+4),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6+6+2+1500+4)。并不是用来配置管理的;逐流负载分担: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如根据五元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号、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将报文分成不同的流,同一条流的报文将在同一条链路上转发。解析:tracert命令使用的是icmp协议,icmp协议在TCP/IP协议簇中的协议号字段为1。解析:Beacon帧:信标帧,由AP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发出,以此来告诉外界自己无线网络的存在。原创 2024-01-19 09:56:08 · 1861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10)
两台设备间有M+N条链路,在聚合链路上转发流量时在M条链路上分担负载,即活动链路,不在另外的N条链路转发流量,这N条链路提供备份功能,即备份链路。解析:LACP模式下最多可以有8个活动端口,并且可以设置M:N的活动与备份端口数量,LACP设备会互相发送LACP报文进行协商,手工模式下所有活动接口才会都参与数据的转发,分担负载流量。文本类型,区分大小写,可输入的字符串长度为1~32字符,支持中文字符,也支持中英文字符混合,不支持制表符。动态路由工作时一定会消耗设备的计算资源,以及占用一定的网络带宽。原创 2023-12-11 22:23:53 · 1678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9)
NAT ALG:传统的NAT(Basic NAT和NAPT)只能识别并修改IP报文中的IP地址和TU Port(与 IP 地址关联的 TCP/UDP 端口简称为"TU 端口")信息,不能修改报文内部携带的信息,因此对一些在IP报文载荷(Payload)中内嵌网络底层信息(IP地址或TU端口等)的协议,例如FTP等,是无法正确转换的。例如ACL中包含规则rule 5和rule 12,ACL的缺省步长为5,大于12且是5的倍数的最小整数是15,所以系统分配给新配置的规则的编号为15。所以,创立了被动模式。原创 2023-12-11 22:15:19 · 2311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8)
解析:高级访问控制列表通常基于网络层或传输层的条件来控制流量,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号,时间等。交换机4的MAC地址为00-e0-fc-00-00-80,则根交换机应当为?解析:STP选举根交换机,先比较优先级,再比较MAC地址,小的优。解析:OSPF报文有Hello,DD,LSR,LSU,LSACK。交换机1的MAC地址为00-e0-fc-00-00-40,交换机2的MAC地址为00-e0-fc-00-00-10,交换机3的MAC地址为00-e0-fc-00-00-20,原创 2023-12-11 17:33:37 · 1340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7)
控制平面是无连接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标签的分配、LFIB(标签转发表,Lable 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的建立、 LSP(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的建立、拆除等工作。转发平面也称为数据平面(Data Plane),是面向连接的,可以使用ATM、Ethernet等二层网络承载,主要功能是对IP包进行标签的添加和删除,同时依据标签转发表对收到的分组进行转发。B、CAPWAP为减少对AP的负担,使用一个隧道同时进行控制报文、数据报文的传输。原创 2023-12-11 17:25:53 · 1875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6)
SNMP作为广泛应用于TCP/IP网络的网络管理标准协议,提供了统一的接口,从而实现了不同种类和厂商的网络设备之间的统一管理。解析:由于一共20台主机设备,加上网络号和子网广播地址,一共需要22个地址,当掩码为27时,能保证每个地址段有32个可用IP,为了不浪费地址,掩码应该选择27位,所以排除B和D,网络管理员可分配的地址为192.168.176.0/25(192.168.176.0~192.168.176.127),A选项不属于题干所提供的192.168.176.0/25范围里面,因此也不符合。原创 2023-12-11 17:11:07 · 2133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5)
端口上的设定(Untag:20,30)表明只对VLAN 20、VLAN 30的数据帧转发且进行剥离标签,而不剥离VLAN 10,即不允许VLAN 10的帧通过,所以PCA与PCB不能互通。② 在控制平面,不需要部署复杂的标签分发协议,通过对现有的IGB协议和BGP协议进行扩展和优化,实现全网SR标签信息的通告和交互。情况1:PCA与PCC通信,PCA发出的以太网帧进入端口时,被打上VLAN10的标签,在到达连接PCC的端口时,即3口。LCP负责PPP的链路管理,和上层(网络层)协议无关。原创 2023-12-11 16:52:56 · 1532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4)
使能某端口的 LACP 协议后,该端口将通过发送LACPDU 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优先级、系统MAC、端口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对端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将这些信息与其它端口所保存的信息比较以选择能够汇聚的端口,从而双方可以对端口加入或退出某个动态汇聚组达成一致。在选出主动端之后,两端再进行活动接口的选择,会通过主动端的接口优先级选择活动接口,优先级高的接口被优先选择成为活动接口。如果两个端口优先级相同,则端口编号决定优先级,编号小的端口被选为主动端口。由管理员手工配置的,是单向的,拓扑关系缺乏灵活性。原创 2023-12-11 11:56:57 · 1556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3)
A、6B、10C、12D、8答案:C解析:VLAN ID取值范围是0~4095。由于0和4095为协议保留取值,所以VLAN ID的有效取值 范围是1~4094 ,总共12bit。知识点:在一个VLAN交换网络中,以太网帧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有标记帧(Tagged帧):加入了4字节VLAN标签的帧。无标记帧(Untagged帧):原始的、未加入4字节VLAN标签的帧。原创 2023-12-11 11:46:30 · 2398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2)
A、表示层B、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D、网络层答案:C知识点:PPP协议为在点对点链路传输各种协议数据报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对各种协议数据报的封装方法(封装成帧)链路控制协议LCP 用于建立、配置以及测试数据链路的连接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s 其中的每一个协议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3、【单选题】链路本地单播地址的接口标识总长度为多少bit?A、64bitB、32bitC、96bitD、48bit答案:A。原创 2023-11-27 16:49:44 · 1849 阅读 · 0 评论 -
HCIA-H12-811题目解析(1)
【*】mac地址一共六个字节,每个字节是由0-F组成的,超出F的都为无效MAC地址,前三个字节代表厂商,也就是可以通过前三个字节来判断是哪个厂家生产的,后三个字节为系列号。帧过滤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帧转发,对符合特定条件的帧进行过滤筛选,即不进行转发操作,这种情况是发生在一个端口学习到多个MAC地址的情况下。B、从端口收到源MAC地址为5489-9885-18a8,目的MAC地址为5489-989d-1d30的数据,从Eth/0/1端口转发出去。广播、组播帧的转发:从所有的端口转发出去,除了源端口之外。原创 2023-11-26 00:47:56 · 164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