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Chisel基础——生成Verilog与基本测试

本章讲解如何使用Chisel将模块编译成Verilog代码,并进行测试。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主函数调用生成Verilog代码,了解如何在命令行中添加参数,编写并运行测试,以及查看生成的Verilog和Firrtl代码。同时,介绍了Chisel测试的两种方式,以及如何运行测试并查看仿真信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经过前三章的内容,读者已经了解了如何使用Chisel构建一个基本的模块。本章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把一个Chisel模块编译成Verilog代码,并进一步使用Verilator做一些简单的测试。

一、生成Verilog

前面介绍Scala的内容里说过,Scala程序的入口是主函数。所以,生成Verilog的程序自然是在主函数里例化待编译的模块,然后运行这个主函数。例化待编译模块需要特殊的方法调用。chisel3包里有一个单例对象Driver,它包含一个方法execute,该方法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命令行传入的实参即字符串数组args,第二个是返回待编译模块的对象的无参函数。运行这个execute方法,就能得到Verilog代码。

假设在src/main/scala文件夹下有一个全加器的Chisel设计代码,如下所示:

// fulladder.scala
package test

import chisel3._

class FullAdder extends Module {
  val io = IO(new Bundle {
    val a = Input(UInt(1.W))
    val b = Input(UInt(1.W))
    val cin = Input(UInt(1.W))
    val s = Output(UInt(1.W))
    val cout = Output(UInt(1.W))  
  })

  io.s := io.a ^ io.b ^ io.cin
  io.cout := (io.a & io.b) | ((io.a | io.b) & io.cin)
}

接着,读者需要在src/test/scala文件夹下编写对应的主函数文件,如下所示:

// fullAdderGen.scala
package test

object FullAdderGen extends App {
  chisel3.Driver.execute(args, () => new FullAdder)
}

在这个主函数里,只有一个execute函数的调用,第一个参数固定是“args”,第二个参数则是无参的函数字面量“() => new FullAdder”。因为Chisel的模块本质上还是Scala的class,所以只需用new构造一个对象作为返回结果即可。主函数里可以包括多个execute函数,也可以包含其它代码。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建议把设计文件和主函数放在一个包里,比如这里的“package test”,这样省去了编写路径的麻烦。

要运行这个主函数,需要在build.sbt文件所在的路径下打开终端,然后执行命令:

esperanto@ubuntu:~/chisel-template$ sbt 'test:runMain test.FullAdderGen'

注意,sbt后面有空格,再后面的内容都是被单引号对或双引号对包起来。其中,test:runMain是让sbt执行主函数的命令,而test.FullAdderGen就是要执行的那个主函数。

如果设计文件没有错误,那么最后就会看到“[success] Total time: 6 s, completed Feb 22, 2019 4:45:31 PM”这样的信息。此时,终端的路径下就会生成三个文件:FullAdder.anno.json、FullAdder.fir和FullAdder.v。

第一个文件用于记录传递给Firrtl编译器的Scala注解,读者可以不用关心。第二个后缀为“.fir”的文件就是对应的Firrtl代码,第三个自然是对应的Verilog文件。

首先查看最关心的Verilog文件,内容如下:

// FullAdder.v
module FullAdder(
  input   clock,
  input   reset,
  input   io_a,
  input   io_b,
  input   io_cin,
  output  io_s,
  output  io_cout
);
  wire  _T; // @[fulladder.scala 14:16]
  wire  _T_2; // @[fulladder.scala 15:20]
  wire  _T_3; // @[fulladder.scala 15:37]
  wire  _T_4; // @[fulladder.scala 15:45]
  assign _T = io_a ^ io_b; // @[fulladder.scala 14:16]
  assign _T_2 = io_a & io_b; // @[fulladder.scala 15:20]
  assign _T_3 = io_a | io_b; // @[fulladder.scala 15:37]
  assign _T_4 = _T_3 & io_cin; // @[fulladder.scala 15:45]
  assign io_s = _T ^ io_cin; // @[fulladder.scala 14:8]
  assign io_cout = _T_2 | _T_4; // @[fulladder.scala 15:11]
endmodule

可以看到,代码逻辑与想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而且对应的代码都用注释标明了来自于Chisel源文件的哪里。但由于这是通过语法分析的脚本代码得到的,所以看上去显得很笨拙、僵硬,生成了大量无用的中间变量声明。对于下游的综合器而言是一个负担,可能会影响综合器的优化。而且在进行仿真时,要理解这些中间变量也很麻烦。对后端人员来说,这也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接着再看一看Firrtl代码,内容如下:

// FullAdder.fir
;buildInfoPackage: chisel3, version: 3.2-SNAPSHOT, scalaVersion: 2.12.6, sbtVersion: 1.1.1
circuit FullAdder : 
  module FullAdder :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