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data=NA, nrow = 1, ncol = 1, byrow = FALSE, dimnames = NULL)
data:矩阵的元素,默认为NA,即未给出元素值的话,各项为NA
nrow:矩阵的行数,默认为1;
ncol:矩阵的列数,默认为1;
byrow:元素是否按行填充,默认按列;
dimnames:以字符型向量表示的行名及列名。
(1)创建形式1
m1 <- matrix(c(1:6),nrow=2,ncol=3,dimnames=list(c("r1","r2"),c("c1","c2","c3")))
数据元素1到6,两行三列,数据的字符向量名称分别为(行名(),列名());
(2)创建形式2
m2 <- matrix(1:6,nrow=2)
数据元素1到6,两行,默认三列,未指定行名和列名
(3)创建形式3
m3 <- matrix(1:6,ncol=3)
数据元素1到6,指定3列,默认两行,若无按行填充标志就默认按列填充
(4)创建形式4
m4 <- matrix(nr=2,nc=3)
未指定元素数据,默认为NA,2行3列,nr是nrow的简写,nc是ncol的简写
5)创建形式5
使用rbind函数或cbind函数可以将两个向量或矩阵合并为一个矩阵
v1 <- c(1:4) #创建名为v1的向量
v2 <- c(5:8) #创建名为v2的向量
m5 <- rbind(v1,v2) #将向量v1和v2按行合并为一个矩阵
m6 <- cbind(v1,v2) #将向量v1和v2按列合并为一个矩阵
m7 <- rbind(m1,m2) #将上面定义的矩阵m1和m2合并为一个新的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