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STM32的时钟比较复杂。在F429中共有14个定时器,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 高级定时器——2个
- 通用定时器——10个
- 基本定时器——2个
本文主要介绍基本定时器.
本文主要参考内容:
- 刘火良, 杨森.STM32库开发指南——基于STM32F4.机械工业出版社
- ST.RM0090 Reference manual
定时器
在F429中,定时器可以汇总为下表:
定时器类型 | 定时器名称 | 计数器分辨率 | 计数器类型 | DMA请求生成 | 捕获/比较通道 | 互补输出 | 最大接收时钟(MHz) |
---|---|---|---|---|---|---|---|
高级 | TIM1、TIM8 | 16位 | 递增、递减 | 有 | 4 | 有 | APB2 |
通用 | TIM2、TIM5 | 32位 | 递增、递减 | 有 | 4 | 无 | APB1 |
通用 | TIM3、TIM4 | 16位 | 递增、递减 | 有 | 4 | 无 | APB1 |
通用 | TIM9 | 16位 | 递增 | 无 | 2 | 无 | APB2 |
通用 | TIM10、TIM11 | 16位 | 递增 | 无 | 1 | 无 | APB2 |
通用 | TIM12 | 16位 | 递增 | 无 | 2 | 无 | APB1 |
通用 | TIM13、TIM14 | 16位 | 递增 | 无 | 1 | 无 | APB1 |
基本 | TIM6、TIM7 | 16位 | 递增 | 有 | 0 | 无 | APB1 |
下面,重点介绍基本定时器也就是TIM6、TIM7。
基本定时器
基本定时器的框图如上图所示,从图上看,基本定时器的结构比较简单。基本定时器的功能只有两个:
- 基础的定时功能。
- DAC的驱动时钟。
在此,重点研究一下基础的定时功能。
1.时钟源
基本定时器的时钟源只能来自RCC时钟。根据上面的表格可知,STM32的定时器是挂载在不同的总线上的,从而内部时钟的频率也并不相同。而基本时钟都是挂载在APB1上的。根据时钟树图可知:
定时器的时钟在默认情况下(presc=0),时钟源时挂载总线的时钟两倍。所以,在基本定时器中,最大的时钟源频率为90MHz 。
关于RCC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博客<STM32F429第七篇之RCC(复位与时钟)>。
2.控制器
在基本定时器中,控制寄存器有两个。
3.预分频寄存器
预分频器可以对时钟进行分频,分频系数在于1-65536之间,而写入寄存器的值为0-65535。换言之,写入寄存器的值+1才是真正的分频系数。预分频寄存器具有影子寄存器,所以可以对其实时修改。而本次修改的内容将会在下一次事件更新时其起作用。
4.计数器
基本定时器只支持向上计数模式。也就是说,计数器从0自动增加到自动重载值,然后重新从0开始计数。在计数器计数到自动重载时,此时触发计数器上溢事件(UEV)。此处的自动重载寄存器也具有影子寄存器,该影子寄存器可以通过控制寄存器来控制是否使能。
5.中断与UEV事件
中断与事件是不同的概念,中断是软件层面,事件是硬件层面。
中断:此处引发中断就是当时钟溢出发生时,会调用对应的中断函数。
UVE事件:也就是更新事件。当时钟溢出时,会更新寄存器。将影子寄存器的值写入对应的正式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