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快充发展的时候没有统一再加上各家想维护自己的生态,于是手机厂商弄出了很多种快充协议,这些协议有公有的,有私有的,什么PD、SCP/FCP、VOOC等等,导致手机、充电头、充电线之间互用很困难。如果手机和充电头的快充协议对不上,就会用普通的充电协议来充电,通常只有5V1A(5W)、5V2A(10W)、9V2A(18W)。
如下是各手机厂家当前充电协议情况:
PD协议
即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这是1995年在美国成立的USB-Implementers Forum(简称USB-IF)标准化组织推出的一个快充标准,该组织成员众多,截止到2020年12月,其成员已经超过了12000家,包括我们熟知的苹果、惠普、英特尔、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公司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
PD协议是完全开源的,无需缴费授权就可使用。
PD1.0
2012年7月发布,发布的时间这么早,很多人一定会以为PD1.0的充电功率肯定很低,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当时PD1.0协议就宣称最高充电功率可达100w,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还并不成熟,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