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压缩:预测编码与变换域编码解析
1. 自适应像素分类DPCM
1.1 原理介绍
为了让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适应输入图像变化的统计特性(非平稳性),可以根据像素的类别或类型,使用不同的量化器对差分像素进行量化。尽管这些量化器是固定的,但它们具有不同的量化比特数、输入范围和输出电平。在这种自适应DPCM(ADPCM)中,分类器是关键元素。当前像素会被分类到C个类别中的某一类,然后使用属于该类别的量化器对相应的差分像素进行量化。分类规则有多种选择,例如使用以当前像素为中心的邻域像素的方差,或者使用局部邻域对比度。选择的度量(如方差)会被划分为多个区间,根据当前像素的度量值所在的区间来确定像素类别,进而选择相应的量化器对差分像素进行量化。解码器需要知道每个像素使用的是哪个量化器,以便重建图像,这就需要向解码器传输额外的辅助信息。
1.2 示例:设计一维ADPCM
设计一个使用像素分类器的一维ADPCM,包含三个类别和三个均匀量化器,每个分类器对应一个量化器。选择邻域像素方差作为像素分类的度量标准,对实际强度图像进行编码。
具体参数
- 三个均匀量化器的量化比特数分别为3、7和6。
- 分类规则:
- 若像素邻域方差在区间(0, 9]内,像素属于类别1。
- 若像素邻域方差在区间(9, 1225]内,像素属于类别2。
- 其他情况,像素属于类别3。
- 对于“cameraman”图像,各类别的百分比分别为50.84%、35.87%和13.29%。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