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层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
卷积层的原理与优势
卷积层是深度学习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使用大量小型线性层,而非单个大型线性层。具体来说,卷积层通常由许多小型线性层(卷积核)组成,每个卷积核一般输入少于 25 个,输出为 1 个。这些卷积核会在输入图像的每个位置重复使用。
以一个 3×3 的卷积核为例,它会在当前位置进行预测,然后向右移动一个像素再次预测,直至扫描完整行,接着向下移动一个像素并向左扫描,重复此过程,直到对图像的每个可能位置都进行了预测。最终会得到一个较小的预测矩阵,作为下一层的输入。通常,卷积层会包含多个卷积核。
当使用四个 3×3 的卷积核处理一个 8×8 的图像时,每个卷积核会产生一个 6×6 的预测矩阵,总共得到四个 6×6 的矩阵。对于这些矩阵,可以采用元素求和(sum pooling)、求均值(mean pooling)或求最大值(max pooling)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最大值池化最为常用。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卷积核可以学习特定的模式,并在图像中搜索该模式的存在。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少量的权重可以在大量的训练样本上进行训练,因为每个小卷积核会在数据的多个片段上多次前向传播,从而改变了权重与训练数据点的比例。这对网络产生了强大的影响,显著降低了网络对训练数据过拟合的能力,提高了泛化能力。
卷积层的 NumPy 实现
以下是使用 NumPy 实现卷积层的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sys
np.random.seed(1)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