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微服务:架构、优势与挑战
1. 微服务的起源与发展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构建系统的更佳方法。从过往经验中学习,采用新技术,并观察新兴科技公司以不同方式创建 IT 系统,让客户和开发者都更满意。
Eric Evans 的《领域驱动设计》让我们明白在代码中体现现实世界的重要性,也展示了更好的系统建模方法。持续交付的概念让我们能更高效地将软件投入生产,让我们把每次代码提交都视为潜在的发布版本。对 Web 工作原理的理解促使我们开发出更好的机器间通信方式。Alistair Cockburn 的六边形架构概念引导我们摆脱业务逻辑易隐藏的分层架构。虚拟化平台使我们能按需调配和调整机器,基础设施自动化让我们能大规模管理这些机器。像亚马逊和谷歌等大型成功企业倡导小团队负责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近年来,Netflix 则分享了构建大规模反脆弱系统的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服务应运而生。它不是事先被发明或定义的,而是从实际应用中发展出的一种趋势或模式,依赖于之前的诸多成果。
2. 什么是微服务
2.1 特性
- 小巧且专注 :微服务通常规模较小,专注于做好一件事。例如,一个微服务可能只负责处理用户注册流程,而不涉及其他业务功能。
- 自主性 :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周期,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这意味着开发团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快速迭代单个微服务,而不会影响其他服务。
2.2 关键优势
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