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中的实体关系建模
在数据库设计领域,实体关系建模(ERM)是构建有效数据库的关键步骤。它作为连接现实世界对象和计算机中实现的数据库模型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将详细介绍实体关系建模的各个方面,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等。
实体关系模型基础
实体关系模型(ERM)是实体关系图(ERD)的基础,ERD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呈现概念数据库,描绘了数据库的主要组件:实体、属性和关系。实体代表现实世界的对象,在实际应用中,实体和对象这两个术语常可互换使用。例如,在一个小型学院的数据库设计中,实体可以包括学生、班级、教师和教室。
在ERD的表示上,有多种符号表示法,如原始的陈(Chen)符号、较新的乌鸦脚(Crow’s Foot)符号和统一建模语言(UML)符号。陈符号更侧重于概念建模,乌鸦脚符号更倾向于面向实现的方法,而UML符号则可用于概念和实现建模。
实体与属性
- 实体 :在ER建模层面,实体实际上指的是实体集,而非单个实体实例。在关系环境中,实体对应于表,而不是表中的行,表中的行被称为实体实例或实体出现。在陈、乌鸦脚和UML符号中,实体用包含实体名称的矩形表示,实体名称通常为大写名词。
- 属性 :属性是实体的特征。例如,学生实体可能包含姓氏、名字、中间名首字母、电子邮件和电话号码等属性。在陈符号中,属性用椭圆表示,并通过线与实体矩形相连;在乌鸦脚符号中,属性写在实体矩形下方的属性框中。
属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 必需属性和可选属性 :必需属性必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