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
1.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教育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主要涵盖创新意识、观察能力、想象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五个方面。为培养具有科研创新意识的人才,需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为掌握一定基础知识、思维活跃且渴望发展的高年级大学生提供培养能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实践,能培养多方面能力,如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申报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的有效行动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提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如下:
- 助力专业知识转化与拓展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理论知识无法替代实际操作技能,也难以直接应用于现实。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提供深入真实专业环境的机会,使其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和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学生通过对比、验证实际现象与知识,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拓展知识和视野,提高将测绘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技能。
- 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和时间进入实践领域。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参与科研和工程项目,与以往零散的参观和实践完全不同。参与科技或工程项目的学生需进行实际科研和科学实验,在实践中学习、丰富知识、提升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突破常规、提出不同问题,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
- 培养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 :对参与产学研基地的学生调查显示,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培养综合素质,尤其是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5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