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庭五区域温度记录系统全攻略
系统架构概述
本温度记录系统涉及硬件与软件两方面架构。软件架构中,从左至右看,编号 1 至 5 的温度传感器软件与原版不同,需更改以实现与上游设备或温度集线器通信,无需解密消息。这里使用的是 ATC MiThermometer 固件,链接为 https://github.com/atc1441/ATC_MiThermometer ,由 Aaron Chrisophel 开发,还能配置广告时间等参数。温度集线器软件是 Tasmota32 - Bluetooth,它像网关一样自动获取蓝牙温度数据包并转发至家庭自动化服务器。而温度传感器 6 采用之前上传的 Tasmota - Sensors 版本。
家庭自动化服务器软件可按需定制,主要使用 Node - RED、InfluxDB 和 Grafana 实现记录功能。Node - RED 用于解析温度传感器数据并格式化后存入 InfluxDB 数据库,Grafana 配置仪表板从 InfluxDB 获取数据并展示温度和湿度图表,还能通过 Home Assistant 远程访问记录数据,同时 Home Assistant 也可读取传感器数据并显示在仪表板,方便创建自动化操作。
硬件与软件设置
要创建此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生态,需添加蓝牙温度传感器和温度集线器硬件设备并设置软件。蓝牙温度计由电池供电且带有贴纸,可贴在房间各处,ESP32 模块连接电源即可。
更改小米蓝牙温度计固件
若要更新多个温度计固件,除当前要更新的外,先移除其他温度计电池。具体步骤如下:
1. 从 https://github.com/atc1441/ATC_Mi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