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轨道车辆相似性设计研究
1. 引言
自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要素。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普遍缺乏整体形象规划,与城市人文环境的衔接和融合不足,缺乏系统性、文化性和地域特色。
以伦敦为例,自186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已有150年的轨道交通设计和建设历史。国外轨道交通设计在外观形状、色彩搭配、功能组合以及文化内涵赋予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世界各地的轨道交通车站设计风格独特,反映了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建筑技术发展。
本研究旨在将文化元素融入轨道交通设计,使其符合合肥的地域特色,将地域符号元素融入设计,使合肥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的典型象征,在人们的精神层面建立认同感。同时,注重轨道交通颜色和形状的整体匹配,深入考虑设计的协调性、整体性和匹配性。
在轨道车辆设计领域,由于高速列车技术要求严格,造型设计会出现一些相似的“国际”风格特征,且高速列车运行区域空间距离大,地域文化体现不明显。相比之下,城市轨道车辆作为特定城市空间中的流动景观,应避免“泛文化”现象,根据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采用独特、明确的造型语言进行设计,并与城市现有人文环境有机融合。例如,成都悬挂式单轨以大熊猫为主要设计元素,哈尔滨则以冰雪颜色为底色,融入雪花图案。在当前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融入地域文化的轨道车辆设计显得尤为珍贵。
2.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侧重点和表达方式不同。本研究认为,城市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特色区域的文化载体,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