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几章所述,你已经制订了你的规划。该规划围绕以下四个参数构建:
- 将要交付什么;
- 什么时候交付;
- 交付所需的工作量;
- 交付物的质量,项目中必须有对应的工作覆盖这项内容(例如评审、测试和质量保证)。
对于这些约束,有以下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情况一:规划显示约束能达成在这种理想情况下,你的规划与项目的约束条件相匹配。这意味着你已经考虑到了所有可能的挑战和需求,并且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自信地向利益相关方保证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这种信心来自于你对项目规划的深入理解和对团队能力的信任。
情况二:规划显示约束无法达成更常见的情况是,初始规划可能无法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这可能是因为项目的范围过于庞大,时间线过于紧张,或者资源有限。面对这种情况,你不需要气馁,而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调整规划来寻找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四个方面来得到规划的其他版本,这四个方面就是:要做啥(What)、啥时候做(When)、工作量(Work)还有质量(Quality)。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弄出一个新的规划版本就行。要是利益相关方能接受这个新版本,那咱们就可以开始干活。
你看,这些约束其实就像是愿望一样,我们得这么来看待它们。它们,既是利益相关方心里的愿望,也是我们很乐意去努力实现的目标。要是能实现,那咱肯定全力以赴去实现它们;要是实在做不到,咱也尽量往愿望的方向靠近,反正不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接下来,就是要跟你讲讲咱们怎么利用这些参数来弄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1、做什么(What)
- 缩小范围:重新评估项目目标,确定哪些是核心功能,哪些可以暂时搁置。
- 分阶段交付:将项目分解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一部分目标,这样可以更灵活地调整和优化。
2、什么时候做(When)
一些约束日期是 “硬性” 日期,也就是它们是没办法改变的。据我了解,硬性日期只来自三个方面哦:
- 由某个政府机构设定的。
- 由某个高高在上的老板设定的,你根本没可能跟他争论。这种情况还有一种变形,就是由 “系统” 设置的日期(比如说,每年的某个固定时间都会有一些事情发生)。
- 在合同里设定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在其他情况下,大多数日期都是 “软性” 日期,也就是说它们是可以改的。这就意味着,要是你发现需要改日期,那就可以把这些日期当成可选项来考虑。
3、工作量(Work)
第三种方法,是往项目里增加人员。不过,你可得小心这一点,因为这么做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说,你可能会让项目进度变慢)。虽然这听起来好像很违背咱们的直觉,但你要是仔细琢磨琢磨,就会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当你向项目增加人员时:
- 你必须得找到这些人,然后雇用他们,跟他们签订合同,或者把他们从其他团队或组织里调过来;
- 你还得找到能让他们工作的地方和工具;
- 他们有个学习的过程;
- 他们会让已经在项目里的人耗费额外的时间;
- 他们会犯那些已经在项目里的人几年前就不再犯的错误。
当我们把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后,往项目里增加人员可能会:
- 效果很小;
- 一点效果都没有;
- 反而让速度变慢。
不过,你可以测试一下,看看在你的项目里增加人员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你可以制定一个包含上面所有这些行为的规划,看看它们是不是会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有积极影响,那你就去雇用这些人;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因为你还有另外三个参数可以用。而且,如果你正面临一个没有硬性日期的情况,那就更没关系,因为你还有另外两个参数要处理,也就是项目的范围和质量。所以,就像你看到的,你从来都不缺可以给利益相关方提供的选项。
4、质量(Quality)
• 确定项目的质量标准,包括性能、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 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包括定期的检查和测试,确保项目成果符合预期。
你最有希望做到的,就是缩短评审或者审批的时间。这可特别有用,因为这是一个能向利益相关方展示他们在满足自己的约束方面可以发挥作用的好机会。
5、管理策略
• 沟通:与团队和利益相关方保持开放和透明的沟通,确保每个人都对项目的状态有清晰的了解。
• 灵活性:在项目过程中保持灵活性,随时准备调整计划以应对变化。
• 风险管理: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 激励: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所以,针对上面说的这四个参数(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工作量、质量),你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个,也可以按照你喜欢的任何一种组合来使用。不管你有没有一个硬性时间,也不管你往项目里增加人手有没有帮助,你都可以创建出各种各样版本的规划。你所需要的,就是让利益相关方能够接受这个规划,并且能让你马上开始干活就行了。
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和调整。通过深入理解项目的四个核心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你可以确保项目的成功。记住,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案。关键在于持续的沟通、评估和优化,以及对团队和利益相关方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创建一个既满足项目约束又能够实现项目目标的规划。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挑战,你都能够引导项目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