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杂汤:信息化的价值(1)

本文通过报销流程对比,探讨企业信息化前后效率的变化。信息化流程虽提供了系统化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效率可能反而降低,原因在于信息化流程的响应时间更长,导致整体时间消耗增加。

我们先不用什么词语来定义或者描述信息化的价值是什么,我们首先来对比日常办公中的一个流程:报销流程


信息化前:

  1. 粘贴票据;
  2. 填写纸质报销单据;
  3. 拿去找人审批;
  4. 财务审核;
  5. 收钱或者等待收钱;
从环节1到环节2基本上是连续发生和完成的,环节3的完成基本上也是连续完成的,前提是报销本身没有问题的话,环节3是财务制度,我们不讨论
在上面这个流程描述中,抛开环节4,半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对吧
环节3的完成只需要1分钟,环节4的完成基本上也是即时的
我们把上面这个流程命名为流程F1,


信息化后:
  1. 粘贴票据;
  2. 系统中填写报销申请
  3. 等待系统中审批
  4. 等待财务审核
  5. 收钱或者等待收钱
(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票据如何拿给财务部门)
从环节2结束到到环节3的完成,如果你有过经验,我相信这个时间周期肯定是大于一个30分钟,环节4的完成会快一点,少于30分钟
我们命名这个流程为F2,然后来对比两者的时间消耗

流程F1的时间消耗为T1:3分钟(粘贴票据)+3分钟(填写申请)+5分钟(审批)+2分钟(财务审批)+w(收钱)
流程F2的时间消耗为T2:3分钟(粘贴票据)+2分钟(填写申请)+10分钟(审批)+5分钟(财务审批)+w(收钱)

两个流程中最后的收款时间是不可预期的,因为这是财务上的问题,我们暂时就假定它是一个固定值W
然后对比这个时间消耗:
  1. T1=13+w分钟;
  2. T2=20+w分钟;
对比的结果是:信息化过后的流程效率反而低于未信息化的流程.
先暂时不说其他,我们对于流程F2还有一种时间预测方案:

流程F2的时间消耗为T3:3分钟(粘贴票据)+2分钟(填写申请)+2分钟(审批)+2分钟(财务审批)+w(收钱)

T3=9+w分钟

T3相对于T1来说提升了30%的效率.
T2相对于T1来说降低了53%的效率

为什么会出来这么三个时间值呢?
  1. T1是主动驱动型,每个环节你都会马上跟进,连续跟进,马上完成;
  2. T2是响尾蛇导弹型,基本发射后不管,时间空了的话看看状态,或者再想法跟进一下;T2 表示信息化流程过后的平均状况
  3. T3是最优化信息系统的假设:后续环节都是即时提醒,即时完成,流程最优,最顺畅的情况;
  4. T4,这个我们在上面没有提及:流程发起人对于每个环节的即时跟进,督促环节人完成.理论上来讲 T2>T4>T3. T4和T1不相上下,甚至一般情况下会略大于T1

我上面罗列的T1-T4,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自己对比一下.呵呵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是不是得出一个结论:企业信息化反而降低了效率呢?

且听下回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