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集成电路中的自感应噪声分析与建模

集成电路中的自感应噪声分析与建模

1. 自感应噪声的危害与来源

自感应噪声电流对电路运行可能产生极大危害。除了会导致阈值电压漂移外,还会因器件与衬底结的部分正向偏置,增加少数载流子注入衬底的情况。虽然差分电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电容耦合信号的基波和奇次谐波,但热电子电流在差分电路中无法被类似抵消。热电子电流与器件偏置的关系为:
[I^* = K_1 \left(\frac{V_{ds}}{V_{dsat}}\right)I_D e^{-K_2 \left(\frac{V_{ds}}{V_{dsat}} - 1\right)}]
其中,(I_D) 是漏极电流,(V_{ds}) 是漏源电压,(V_{dsat}) 是饱和漏源电压,(K_1) 和 (K_2) 是半经验常数。

双极晶体管主要通过集电极 - 衬底结电容感应和注入噪声。无源器件(如电容器和电感器)也通过寄生电容与衬底耦合,根据电路配置,噪声可通过这些电容注入或感应。

2. 衬底寄生参数提取技术

有两类技术可用于提取衬底模型:
- 有限差分法
- 原理 :将衬底简化为电阻网格。通过在任一表面节点施加单位电位,将其他表面触点接地,并确定通过各个接地触点的电流,可提取触点间的阻抗。这需要求解形如 (A\varPhi = b) 的稀疏方程,其中 ([A]) 的元素表示网格中节点间的电导,([b]) 是源电压向量。
- 缺点 :在典型问题中,网格节点数量可能非常大,导致数值提取速度较慢。
- 积分方程技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