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汇获取与附着歧义解析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词汇获取和附着歧义问题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介词短语(PP)附着歧义以及动词的选择偏好等相关内容。
1. PP附着歧义问题
在处理自然语言时,介词短语的附着位置常常会产生歧义。例如,“Chrysler confirmed that it would end its troubled venture with Maserati.” 这里的 “with Maserati” 既可以附着在动词 “end” 上,也可以附着在名词 “venture” 上。简单的模型在解决这类歧义时可能会失败,因为它忽略了低附着偏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indle和Rooth(1993)提出了一个概率模型。以下是该模型的详细步骤:
1. 定义事件空间 :我们关注那些在PP附着方面可能存在歧义的句子。事件空间由所有包含及物动词(带有宾语名词短语)、动词后的NP(宾语名词短语)以及其后的PP的子句组成。
2. 简化模型 :
- 每次只考虑一个介词,不考虑不同介词引导的PP之间的相互作用。
- 如果有两个相同介词的PP连续出现,只对第一个PP的行为进行建模。
3. 引入随机变量 :
- VAₚ:表示是否存在一个由介词p引导且跟随动词v的PP附着到v上(VAₚ = 1)或不附着(VAₚ = 0)。
- NAₚ:表示是否存在一个由介词p引导且跟随名词n的PP附着到n上(NAₚ = 1)或不附着(NAₚ = 0)。
4. 计算概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