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基础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信息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通信、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深入探讨信息论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包括熵率、互信息、噪声信道模型、相对熵以及交叉熵,并阐述它们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1. 熵率
在信息论中,熵是衡量不确定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音节,当我们对语言有了更好的理解后,不确定性会降低,熵也会相应减小。例如,在简化波利尼西亚语的例子中,最初每个音节的熵较高,随着对语言结构的深入了解,熵逐渐降低。
由于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与消息长度有关,我们通常会关注每个字母或每个单词的熵,即熵率。对于长度为 (n) 的消息,熵率 (H_r) 的计算公式为:
[H_r = \frac{H(X_1, X_2, \cdots, X_n)}{n}]
如果将语言看作一个由一系列符号 (X = (X_i)) 组成的随机过程,那么人类语言的熵可以定义为该随机过程的熵率:
[H_{lang} = \lim_{n \to \infty} \frac{H(X_1, X_2, \cdots, X_n)}{n}]
我们将语言的熵率视为语言样本熵率的极限,当样本长度越来越长时,该极限趋近于一个稳定的值。
2. 互信息
互信息是信息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衡量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根据熵的链式法则,我们可以推导出互信息的定义:
[I(X; Y) = H(X) - H(X|Y) = H(Y) - H(Y|X) = H(X) + H(Y) - H(X, Y)]
互信息是一个对称的、非负的度量,它表示一个随机变量由于知道另一个随机变量而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